高三临近毕业的时候写同学录,同学录上个人信息那一页的问题基本上大同小异,我写到麻木,有一个问题,我至今印象很深刻。
——你做的最正确的那个选择的什么。
高三那年我还没满十八,人生阅历寥寥可数,现在其实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但也大大小小做过选择无数,然而那个问题问,最正确的那一个。
什么是最正确的那一个呢?
我是个连写最喜欢的颜色都要纠结很久的人,但我很清楚的记得,看到那个问题的时候,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写下:回到213班。
像是镌刻在骨子里的答案,根本不用思考和纠结的回答。
如果现在来作答,应该还要加一个放弃考研。
去年我准备考研考到一半,决定不考研,然后当天找同学问怎样投简历,第二天去实习面试,然后开始实习,这个选择让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变得珍贵起来。
让我似乎得到了,我高中想象中的那种大学生活。
前一段时间我看我朋友微博,她微博里提到一段经历,她说过很多次,然后我忽然想,那段时间,大概是她人生一个转折点。
然后我想到我自己,和妈妈聊天的时候,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写日记的时候,重新回过头作总结的时候,这两个总是被提及的时间点,这大概是我的人生转折点。
然后我想,它为何重要。
大概是因为,它带来的改变。
前前后后,人生是另一种模样。
我高二那年过得非常混乱,上课不听课,作业不写,成绩特别差,然而那是我们年纪很好的一个班,因为这样,我虽然不调皮捣蛋,只是默默无闻的不学习,也成了很扎眼的存在,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这么不思进取视学习为无物,语文老师撕过我空白的卷子,数学老师把我喊道办公室讲,你作业为什么又不写,英语老师更是看我不顺眼,她觉得我讲不听,还拖了班级平均分后腿,对我特别看不上。
那个时候,是考个二本都成问题的成绩,
但我也真的没什么太大的所谓,那个时候很奇怪,我就是不想念书,但是无所谓,却并不代表过得开心。
我每天混日子过,消磨时光,对未来没有期待,过得很没劲。
高二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妈妈说,我要换回213,做了决定后,高二最后那段时间我依旧没学习,然后高二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把高二的书都给扔了,重新买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那个暑假只放不到一个月假,我呆在家里,从早到晚学了近一个月。
一章一章,一门一门的学。
我想着,要赶在回213班补课前,怎么也要把成绩弄得能够过得去。
后来,高三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可以将将上一本的名次。
成绩出来后我给我妈打电话哭,很做作的哭,说自己考得不好,其实心里乐开花。
我知道,其实也就那样。
但是个好开始,能够看得过去的开始了。
我装模作样哭是为了告诉妈妈,也告诉自己,还会更好的。
大学前三年我基本上是混日子过,不作死,也不作为。
但我知道自己过得很烦。
我清楚自己不能一辈子这样,但因为懒惰,因为拖延症,一拖再拖,拖到要有作为的DDL。
DDL是在大三下。
在大三的时候铁了心决定要考研,然后也想争取一下保研。
反正无论怎样,肯定要读研究生才行的。
这是我当时,觉得我唯一能有作为的事情,看上去,也还像个样子的事情。
我那时被前面近三年时间的荒废吓破了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肯定也找不着工作,唯一擅长的,大概也就是还会读点书,眼里只有读研究生,这样相当于我勉勉强强把大学前两年补回来,以后三年有了过得去着落,然后在想想,要怎么过。
去年暑假,保研进复试的成绩单出来,我差一点点。
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在家里算了很久的成绩,拉着我妹妹算,然后说,就差一点点,哪怕少翘几次课,平时分没拖后腿,或者大一的时候一门英语多考三分,我也就进了名单了。
其实本来就没有想着一定要保研的,也是一直在做考的准备的,没保上又怎么样呢?
大不了考就好了。
但因为那么一点点,我烦了好几天。
拉着我妹妹反复说那差一点点的懊恼和烦躁。
好像自己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一样。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哪里差的是那么一点呢?我整个大学,因为这么一两门功课的分数就可以全盘否定掉,被我判定是失败的,不过是因为,这差一点点能够保上研,已经是能够拿出来对自己做交代的事情了。
我的一无是处,是真的一无是处的。
我在家呆了二十几天就回了学校,说在家里复习不下去,要去学校才能静下心来,实在是太扯了,我高三难道没在家里复习过?
但我真的呆不下去,保研复试名单出来后一个礼拜我就回了学校,仿佛是用此来证明自己的用功和勤奋,证明自己的志在必得和奋发向上。
我很清楚,那不过是,唬人的,用来安自己心的努力模样。
但每天看一点书,确实让自己觉得,还是做了点事的,不是虚度了光阴的。
想,一定要考上研才行,把这三年补回来了,可不能再荒废了,在心里盘算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考完研以后要去找一份传媒类的实习,然后上了研究生以后,自学传媒类的专业书。
反正,最重要的是,这四个月,得要好好学才能补回来,再追赶上时间了。
要追赶上时间啊。
可不能再耗时间了。
线代复习到第四章还是第五章的时候,我看不下去了,觉得很难,更重要的是,我心态很不稳,短暂的安心后有延续性的失衡,我一直在想差的那一点点,然后要追赶上补回来的时间,又想,原来要是没有荒度该有多好,也想到和同学说过的考研后的计划。
她说:“你曲线救国,为什么不现在开始安安心心跨专业考,考明年的研究生呢?”
为什么不现在开始呢?
我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啊,然后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真的那么用功,毕竟跨专业考那么难不是吗?然后,万一我没考上呢?我这一年不是荒废了吗,以后又要怎么办呢?毕竟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不那么难的。
我总有理由,总有借口,总是害怕的。
所以我得要等一等,等到有后路,有退路。
但那天下午,我坐在图书馆看线代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忽然就做了决定,不考了。
我先去找份实习,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然后明年考传媒类的研,实在不行,什么也没考上,也再说吧。
我不能再等了。
然后,线代特么的,我就不看了。
去你大爷的线性代数!
做了这个决定后,我忽然,豁然开朗起来,出去和同学打电话,打了好几个,不是讨论和商量,是为了避免自己闷声地作了大死,即使是作死,那也还是有人摘知道一下比较好,然后问在实习的同学怎么找实习,要了她的简历模板,一下子投了差不多有九份。
我根本不知道传媒具体是做什么讲实话,新媒体的专业概念投完简历后才查的,那个临时的简历,在后来去给就业指导老师看的时候,他一脸写着这样的简历怎么找得到工作。
投完简历后第二天早上十点的时候,还没面试通知,我有些慌,然后,点提醒hr去看。
没过一会,有电话打过来,约下午面试,面试结束后,第二天去实习。
我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就业指导老师鄙视的很有道理,我从简历到面试,都很蠢,但一切,却从那天下午在图书馆里走出来后,好了起来。
我现在想起来,很清楚记得我在树下和同学打着电话,飘飘然,很激动,像是脚底踩着风。
那是夏天的风。
像是高二那年重新回到213的那个夏天。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再等一等。
然后,接下来,到现在,我觉得那缺失的三年,好像差不多已经用另外的方式补了回来。
我妈妈常和我说,高二应该早点换回去,或者说当时就不应该换走。
你就应该早点想清楚要做传媒,就不应该学化学。
她比我更加看重这两个转折点,好像早一点开始,就不会只是现在这样。(其实现在也就这样)
选择多么重要。
她的强调反应出这一点。
就不会绕那么多弯路,就可以早点走上顺风顺水的,轻轻松松的那条路。
可是当真选择这样重要,是扭转人生的关键所在吗?
当真,早一点开始,就会早一点顺顺利利,轻轻松松吗?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选择自然是重要的,它决定你以后的走向和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可是,选择分早晚吗?
在210就不能好好学习吗?就没有朋友吗?
选择对我而言是一种重新开始,可是,一定要换班才是重新开始吗?
选择分对错吗?
那么这样说的话,我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报中传了,可是,就会真的轻松吗?真的得偿所愿?这未免给了我大学前三年的荒废一个太漂亮的借口了。
我很清楚自己并不那么喜欢传媒非它不可。
我只不过是拿它当借口减轻自己浑浑噩噩生活的负罪感和遗憾感。
而拿所谓梦想追求当借口,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最大的证明。
所以,专业和志愿是真的选错了吗?
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觉得选专业的选择是错的,原因何在呢?
因为没有保上研?因为没有过的轻松得意?
而实习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特别不顺的,我在陌生人面前很木讷,对于广告一窍不通,第一天的无聊和不安其实延续了很长时间,我本来想着,三个月过去,也就那样了的没想到会交到朋友,也没想到最后会那么珍惜那段时间。也没想到,会因此而有了能够说得出来的东西。
高三的时候,也并不是一直成绩好心态好的,日记里反复的不安,抱着朋友因为没考好而痛哭。高考的时候,我考理综前那晚基本上没睡。
从选择到结果,这中间,同样存在痛苦,不安,忐忑。
如果说是选择而走上了轻松的道路,那么,在好结果到来之前,那段时间的心境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我却只记得实习过后和转班之后过的有多么好,之前有多么不尽人意。
那么,全是因为有好结果的原因吗?
那么,为什么专业没有好结果呢?
当真是因为选错了?
妈妈作为旁观者过于强调的选择“趁早”,或者我给自己找的借口,选择分“对错”,这些判定,真的是这样吗?
好结果是有所得,那么,有所得应该是要越多越好才对。
是吗?
不是这样的。
我再回头去看当时放弃考研后马上去做的实习,那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即使重头再来的话,我也觉得这样很不错了,哪怕有更好的。
明明有更好的,那么这样说来的话,差一点的那个,就应该是不好的,是错的。
或者,我因为一开始的不顺利,而临阵退缩,而又开始自暴自弃,那么,这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所以,好结果,顺风顺水人生路的判定标准,大概不是因选择而定。
上个月去校园招聘会之前一天晚上,我忽然很清楚的感觉到,是因为什么。
(那天的日记)
洗完澡回来后,记事本上写着的事有:数据处理,面膜,日记,洗衣服,简历打印。
但是洗完澡后,想要听会歌,看会剧,可是这么一来,记事本上的事,应该一个也不会做了,不做其实也没关系,明天做就好,除了日记都不是着急的事情。
看会剧,多轻松。
虽然那些事,也都不费劲。
想玩,但内心很清楚,我如果真的去看剧听歌的话,不会真心在投入,会非常的,煎熬。
然后还是按照记事本上的事情去做了,也不抗拒说实话,处理完数据后,做面膜,一件件条条理理的做着,蛮自在,像是在好好生活着,不狼狈,不紧迫。
我知道的,如果留到以后,我会以因为这些多出来的属于昨天的事情,弄得手忙脚乱,因为觉得,是多出来的事情。
其实反倒是今天必须做的写日记花的时间最多,如果,不一开始把这些做完,那么属于今天的日记,也会写的匆忙。
我讨厌匆忙。
鸡飞狗跳,会导致丢三落四。
顺下来后感觉很好。
我今天没有过得特别shining,但忽然觉得很不错,实验做完,英语看完,琐事也没有拖拉。
不是shining的一天。
却是完整的一天。
还留下要打印的简历,一件事而已,不算什么,我没有在浪费,这很好,明天起码不会去纠结如果今天做了就好了,我知道我没再浪费,就不会再存在如果当初这样的懊恼,用过往接着去荒废未来。
幸好没去看剧,我知道如果看剧,我也不会好好看。
留下这么点未能享受,倒能让我抓住更多,避免以后的空闲时间,无所事事,不知该如何打发,譬如今天做实验的时候,一直在刷微博,其实也不想刷,就是不知道要干嘛。
没特别shining地活在当下,可不把当下的事情留给以后,也挺好的。
我现在都还记得那种最后只剩下简历没打印的感觉,因为我很清楚记得我拖延症那段时间,因为××事没干,我去看剧看小说,根本看不进去,然后,也不想做“正事”,最后陷入的特别无聊情绪中的感觉。
那个正事可能仅仅是没有洗完当天该洗的衣服,或是放了好几天没去取的快递。
我遇到事情,总习惯,等一等。
再等一等。
因为不想做,因为怕麻烦。
就摊着,多舒服啊。
虽然事实证明心会很累。
那天我也不想做,不想洗衣服不想敷面膜不想处理数据。
可是连着打开了好几个视频看不下去的时候,忽然决定,还是别瞎折腾了。
两个小时分割在这些事情里很快过去,要熄灯了。
我还剩简历没打印。
我还是有事要留到明天。
可我那下,特别的安心。
那些明明现在能做,我习惯性等一等的事情,我把它做完了,没带来什么东西,可是,我明天,可以做明天的事情了。
我没拖延,明天的我,不需要还花时间来抱怨昨天你为什么不做,干嘛给我添麻烦。
不会再抱怨了。
也不会再想当初,如果当初。
我特别害怕选错,就是因为,害怕自己不断埋怨,反问,假设。
归根结底不过是怕一句如果当初。
再讲回选择。
我现在之所以想起这些,思考这些,不过是因为,我现在又面临着选择,选了这个,总得放弃另一个。
选择是否正确呢,是否能有好结果呢?
好结果对我而言是有所得。
那么,是否会有所得呢?又得到多少呢?
会否选了这个,另一个其实更好呢?
然后再去,如果当初吗?
我想到实习,重头来看,可以做的更好,却没有想过如果当初。
我想到当时转到210,我高一卯足了劲要进的,那其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可这个更好的选择,因为种种原因,没带来好结果。
其实如果我大学至少好好学习了,保上了研究生,我应该会觉得,学化学特别好。
我回头看的时候其实是能够看到那个更好的选择是什么的,是可以得到更多,但却也不后悔没有选那个更好。
不会如果当初。
如果当初,不过是因为,我能做的,没有去做。
像那篇日记里如果“做了事情”和“没做事情”所引出的两条线。
那次我选择的是去做。
决定你当下的,其实是你当下的选择。
所以何必担心未来觉得现在选错了呢?
没有人能够看到未来,能做的,就是抓住当下。
一遍遍这样告诉自己,提醒自己。
却也总是在选择的时候不由自主会有纠结,会患得患失。
那毕竟还是决定着很多的,结交的朋友,所处的环境,要经历的事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很多很多。
那个好呢?
我不知道。
害怕选错,害怕亏损。
如果说选择有对错的话,哪怕“选错了”,我也并不畏惧重新开始,可是,那毕竟是走了弯路了,而有更好的选择时,哪怕后续的道路你并不后悔,可是,多得些总归是好的。
试问,谁不想走最轻松的那条路呢?
可是,哪个是对,哪个又是更好呢?
我放弃的那一个,会是怎样的人生路呢?
我和朋友说我的纠结,然后她说:“哪有什么最好的选择呢?”
这句话连带着曾经的选择和过程额记忆体会席卷而来,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那么我接下来,接着把能做的,都做了就好。
所以,别害怕选择。
你还会有,无数个选择。
无数个,重新开始。
这不过是,无数天中,普通的一天。
你要做的,就是去抓住,那些能够抓住的。
只要回头再看的时候能够说一句不后悔,不遗憾,我满足了,在重头来过,觉得这样的选择也不赖。
如果有那份实在要留到第二天打印的简历,就留到第二天吧。你抓住了当下,那便没什么可惜和不忿的了。
不会耿耿于怀。
如果当初。
另一条固然是另一种好人生,可我这个,也是很好很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