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也可以达到目的地。人生不用着急。
这部不丹的电影《僧侣和枪》好似一个颇具巧思,又大巧若拙的小品。好似一位不善言辞的母亲,在灯下熬夜缝补衣服。更像林间轻快的小调。
我喜欢大自然的一切,树木、花草、溪流、小动物,甚至雨天泥泞的土路和掺和泥土味道的雨水之气。我最喜欢刨地,拔草,挖野菜,爬山,捡野果子......如果老腰能给力点儿更好了。所以我喜欢所有跟大自然有关的影视作品。
电影中的人物、景色和主题相互融合,让人赏心悦目,又会然一笑。
序幕拉开,乌拉村的老喇嘛需要两只枪,任务交给了小喇嘛。并且要在月圆之夜的当天找到。也就是在4天时间内找到两把枪。整部电影就围绕着小喇嘛找枪展开了。
小喇嘛找枪的同时,乌拉村民主选举投票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并且选举当天就是老喇嘛月圆法会的当天。
外国枪支收藏家万里迢迢跑到乌拉村,为了找一把南北战争时期的老枪。他和卖家达成口头协议,次日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谈妥后,收藏家带着翻译兼导游志得意满的离开了村民家。而慢悠悠,一步一步走下山的小喇嘛刚走到老乡家的门口。
按常理讲,枪已经许诺卖给外国收藏家,小喇嘛是要扑一场空了。
可是枪的主人很虔诚,在卖钱和供奉信仰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只接受了一小包花生作为交换物,因为小喇嘛不想欠别人的因果。而收藏家的出价是几万美金。可见乌拉村村民对精神的追求大于物质。
不丹是个全民信仰佛教的国家。信仰是无价的,自然不是几万美金能衡量。此处是否可以理解为,电影导演的观点,:幸福不能用钱来衡量,你想要的也不用着急忙慌的奔波,只要你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目标是正确的,你早晚会得到。
枪的主人说,这把枪沾染了很多藏人的血。大概代指的是过往的不堪回首的历史。
老喇嘛要枪干嘛呢?他只说为了迎接这个新的历史时刻。
乌拉村要进行模拟选举。可有的村民连自己的生日都搞不清楚。又怎么清楚什么是选举呢?于是有了代指的三个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红色代表工业发展。蓝色代表自有民主。黄色代表传统。
尽管国王让出了,曾经很多国家民众需要浴血才能取得的选举的权利,但是乌拉村村民们九成以上选择了和皇权同样的黄色。
幸福就好,何必纠结于形式?这大概是导演表达的第二个观点。
小姑娘因为缺橡皮,用手绢涂改而撕破了作业本,被老师批评。母亲和父亲谈论了几天。直到选举办公室的主任把自己的橡皮和笔送给小姑娘。物质匮乏可见一斑。
到现在也能偶尔听村里老人讲起,六七十年前是多么公平,地是村儿里的,娃一毕业就包分配,一家穷全村穷谁也不嫌弃谁。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可有些东西也肉眼可见的在变味儿。
一个娃,将来的理想是银行行长,因为他爷爷是银行行长,他爹是银行行长,他妈是银行行长,所以他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碰巧的是刚看完王一博主演的《追风者》,想到剧中的大姐宋霭龄,还有那依附权势寄生嗜血的四大家族。不由得感叹,历史是个轮回。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大概是村儿里老人怀念几十年的原因。这也是这部电影好看的原因之一。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市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小国寡民》
这讲的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安静和幸福。幸福感是什么?
个人有个人的幸福。沉溺于乡野必受物质之匮乏。奋起拼搏于世俗必困于精神之牢笼。谁也不必笑话谁,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幸福。
最后当枪支收藏家带着导游和两把突突突,赶到白塔下,要履约和小喇嘛交换那把南北战争时期的老枪时,不丹的警察也寻迹而来。
此时收藏家和导游都将面临非法交易枪支的罪名。导游灵机一动,‘枪是献祭给老喇嘛做法事用的祭品’。
祭品你不能再说什么非法交易了吧?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老喇嘛邀请两人亲手把两只突突突,扔进了坑里。在电影的最后几分钟,导演才讲明老喇嘛寻枪的用途,:给未来的乌拉村盖一座新塔,塔基就是那把老枪。
现在好了,塔基坑里是三把枪了。错,是五把。包括警察和小孩的,一人一把。
悬疑、幽默、意味深远。不丹现在很幸福,未来也不需要枪/武力。尽管乌拉村现在物质匮乏,将来会慢慢变好的,就像小喇嘛不紧不慢的寻枪步伐。
我们有时走的太急,因赶不上别人而自责、担忧、恐惧、抑郁,最后甚至逼疯自己。人生啊既漫长又短暂,请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今天没有橡皮就没有橡皮吧,关注自己的内心,平静就好。精神世界的平静才是最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