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家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公益机构“上学路上”,来我们学校一些学生家里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
当时,机构负责人我:“你们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
我估算了一下,说:“大约有1/3的留守儿童。”
在陪同调研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严格意义上讲,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不在身边的儿童,都是留守儿童。如果照这样说,我们的学生99%是留守儿童。大多是母亲在家,父亲出去外务工,这样的家庭很在农村普遍,这个数字让我感到很吃惊。
作为专业人士,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对孩子现在的监护人提一个问题:“如果他们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有可能把孩子也接到那边上学吗?”
现在监护人的回答一般都是:“不可能。因为在外面打工,挣的工资也不多,而且花销也大,孩子在外面上学顾不住,所以是不可能把孩子带到身边的。”
这个回答很现实。确实是这样,很多打工族,一般一个月三四千元,除了生活的开销几乎所剩无几,节约下来的钱还要寄回家里,供老人和孩子生活开销,如果把孩子带到身边,城市地区的消费水平高,他们的工资根本就支付不了。
刚开始听到他们提的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奇怪,这对我们来说明明就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但在他们看来好像理所当然的有可能实现似的。
但通过深入的走访了30户家庭的比对,我发现一些长期在家留守的儿童,如果父亲外常年外出打工,孩子对父亲几乎没有需要,觉得父亲在不在,都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我感觉很吃惊,父亲这个角色是那么重要,但是孩子好像不需要父亲,父亲实际上没有给孩子提供什么,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就会有缺失。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双方都不在家,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好,而且心理还有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坏习惯,有的已经比较严重了。
刚刚进行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看看每个班考在前几名的孩子全都不是留守儿童,而那些常年留守的孩子,考试成绩总是在后面,这已经不是偶然。
所以,说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也是改变现状,改变阶层生活的最好的一种途径。
美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知道常常把孩子带在身边,即使外出旅行也一样,我们常常在旅途中会看到背着孩子的年轻的夫妇,而且,美国的酒店也有儿童房。反之,我们的家长觉得外出旅游就是玩的,外出前先考虑把孩子寄养在哪里,他们一般不会带上孩子,觉得有点麻烦。
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要好好挣钱,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物质,把他孩子把他送到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给他买了多少礼物,也不是我们财富的多少,而是我们常年不断的陪伴。
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哪里是得益于你有空时和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他成长的好坏和你与他讲的那些大道理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你自然而然的在他身边所做的示范,你怎样细致的理解他,怎样耐心的陪伴他用什么样的眼神来看待他,你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说话有关。
有一句话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很多事情我们能等,但是孩子的成长我们等不了,错过了的时光永远也弥补不了。
著名作家池莉,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虽然已离婚,但是她始终没有请人帮忙,她自己既要当编辑,又要搞业余写作,这么重的压力让她思考良多,但是在生活中她依然扛住了很多很多的压力和辛劳,尽情跟孩子相处玩耍,与女儿一起感受着成长的艰辛和快乐,面对竞争白热化的教育状态,他并没有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参与各种扭曲孩子新兴的活动,她只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善良的本性与乐观的处事态度。
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父母没什么问题,这个孩子也不太容易出大问题。
父母走正道,孩子的路一定也走得更正一些。
没有被忽视受冷落的孩子,不是说他不会有问题,而是他遇到问题总能够得到父母的及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