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能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不同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同时,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提升美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那么,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如何有效地带领学生鉴赏语言,进入文本,发现并体会到文章的好处和语言的妙处,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著名学者王荣生教授曾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反观现在学生的理解水平,如果没有教师的精细指导和示范,在语言品读和鉴赏上的难点则无法突破。现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为例,探究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鉴赏语言。
一、设计前提
作品的特点鲜明,是鉴赏语言的难得语料。这是当代作家阿城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怒江的经历,故事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丰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干净洗练,耐人寻味。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要使语言生动,要把句子尽量写得短,能切开就切开,这样的语言才明确。因此,本文将“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欣赏小说干净洗练的语言特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突破。
从初三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让学生能从看似简单的情节中读出小说的味道,领会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既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和品评能力,同时提升其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作为自读课文的特性来看,教读课是举例子,给方法;自读课是把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教读课是展示台,自读课是练兵场。本单元中的教读课文《孔乙己》和《变色龙》中教给学生塑造人物和鉴赏语言的相关方法,在自读课文《溜索》的教学中就可以提示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方法来品析课文,从而形成品读鉴赏语言的这种能力。
二、工具提供和方法指导
作为初三的学生,小说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仍然是情节,那么在鉴赏本篇小说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可操作的鉴赏小说语言的角度,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语言“干净洗练”的魅力。为此,我以小组合作品味鉴赏语言的形式来展开。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这里,我为学生设置表格工具,并提供两个范例角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一)小组合作研讨,下面三个角度任选两个,完成表格。
序号
鉴赏角度
鉴赏内容
示例:
角度一、从炼字入手,如动词、形容词。
如:《孔乙己》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这里的“排”字的妙处。
“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 ①孔乙己的这个付钱动作,是他在无端受到别人的讪笑、嘲弄,陷于很窘迫的境地,他向酒店的伙计要酒要茴香豆而同时发出的。②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是给伙计看的,似乎告诉伙计:九文,一文不少,意在表现他的“清白”,不做假,也有没钱却装阔气的意味。
角度二、从修辞入手。
如:《变色龙》“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无精打采地敞着”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环境,反映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用比喻的收法,说明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角度,是出于对课文语言特色的大量分析而得出,本文的语言简而精,特别注重炼字;比喻新奇而精妙,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这两个范例的提供,也有效地勾连了前两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鉴赏过程及效果
每个小组的同学在鉴赏语言过程中,先个人寻找,再小组交流,达成共识的记录在表格中,再面向全班同学分享。从炼字的角度出发,学生们分享到的诸如“山不高,口极狭,不由捏紧了心,依然是闷闷的雷。……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闷闷的雷以声写险,写出绝壁的高峻险恶,“捏”“抽”“抖”等动词传神地写出人和牛的震慑和害怕。)“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一个“扎”字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马帮的出现营造出独特的背景,渲染出溜索前惊恐的气氛。)“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一个“栽”字,将空中飞翔捕蛇的鹰与溜索后的汉子相互映衬,丰富了马帮汉子的形象内涵,体现出溜索过后汉子们的沉着和从容。)“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跃”“飞”等动词使用精妙,形象写出瘦小汉子娴熟的技能和英勇无畏。“小”词类化用,写出他快速划过溜索,传达出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
在我看来,如果鉴赏一个词,尤其是炼字时,一定要通过情境的对比中去体验,即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这里,我选择了一句来引导,让学生去体会。“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这里的“移”能不能换成“飞”,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和讨论中得出答案,这个“移”字写出了飞行的速度慢、写出了风大、写出了与人的距离远。我继续追问,那么,文中除了写“鹰”用了“移”,还有哪些人用到了这个字?学生很快就找到写“我”的句子,“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边移去。”那么,这里的“移”字写出了什么呢?学生自然会联系上下文,说出“我”的惊恐和山势险峻。
如果仅限于此的话,这个“移”的魅力还不够。我再追问,那么,大家再找一下,文中在写“首领”的时候,有没有用到“移”。这时有学生笑着说,不可能,“首领”都是翻身下马,飞到索头跃下,才不会像我这样惊恐呢?我引导学生继续寻找。果然,有人在文中找到一句,“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我问他们,这不是找到了吗?这个“移”写出了什么?是首领的畏惧吗?学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结合后面的“举手敲一敲那索”,再次体现出地势的险峻和危险,还有首领的谨慎负责。
这时,我总结道,我们阅读作品时,尤其是鉴赏语言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一个“移”字,从鹰的角度写出了风大路远山峻,从“我”的角度写出了惊恐畏惧,从首领角度写出了他的谨慎负责,可谓“移”字千金。
有了炼字的品味和斟酌,从修辞的角度来鉴赏就显得游刃有余了。本课的特色在于使用新奇的比喻,其中典型的有两个,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这句话以形写动,将“马帮”比作“极稠的粥”写出马帮队伍的密集,移动的缓慢,一个“流”的使用,既和前句照应,又写出了队伍行进的速度之慢。
(2)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这句话汉子们面对怒江撒尿的举动,写出了马帮汉子的豪放粗犷,胆识过人。将万丈怒江比作一股尿水,写出溜索过后汉子们战胜自然的踌躇满志。这种新奇的比喻和汉子的行为相得益彰,体现出对原始生命的赞颂,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有人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为写作服务的。我们今天的读者,也必将是他日的书写者。读写结合的训练,就是对语言品析的延伸。为了更好地落实鉴赏语言的效果,笔者趁热打铁,设置一个“课堂练笔”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描写,学习运用本课语言特色,提供两个场景,供学生描绘。
场景一:下午休闲区的“音乐角”,吸引了众多学子驻足围观。无论是吉他手、主唱,还是围观者,都可以是你笔下值得书写的风景。
场景二:冬日室外的风景,除了萧瑟的树、飒飒的风,未融的积雪,还有我们阳光大课间自由奔跑的场景。拿起笔来,描绘这个如火如荼的场景。
在提供场景的基础上,还设置写作提示:场景全貌……个体/群体……感受……情景融合。
在短短7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了场景描写,大多在100-200字之间,有些文字可圈可点。如“刺骨的寒风吹刮着萧瑟的树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将根部未融的积雪推到一旁”“我们一步步坚定的向前跑着,鞋面扬着的冰渣似乎也为青春洋溢而庆祝”“树上结了新的苞牙,一旁的积雪已和黄泥融为一体,飒飒的风划过,水上浮起一环涟漪,透过突出的树枝是炽热的朝阳,朝阳下是一些奔跑的学生”“阳光亮得让人睁不开眼,云朵此时也如同没有生气的人,一般在天上静静的依着,完全遮不住太阳的光辉”“吉他手和主唱对望一眼,相视一笑,弹起了他们的主打乐,驻足的学子从开始的嘈杂交流声,到渐渐欣赏起美妙的音乐,一时间休闲区变成了音乐厅”等,无论是在炼字还是比喻方面来评价都有较高的水准。由写作这个环节来进行检验,整节课“语言鉴赏”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是较高的。
黄厚江老师说,什么叫阅读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在文本里进进出出几个来回。那么这“进进出出”究竟是怎样实现呢?我觉得就是带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品味和感知中提升语言的鉴赏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运用能力的提升。本课以言语实践活动为抓手,提供工具支架,提供范例和小组活动环境,最终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尤其是以“移”字为例,很好地实现了语言鉴赏这一目标,最后的写作训练更是强化、提升和检测。在整个课堂中,以语言鉴赏品味为基础,我看到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表达运用能力的提高,也看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一“移”字牵全局,不亦快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S].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黄厚江.进与出——语文课堂教学辩证艺术例说之二[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A):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