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很“入乡随俗”

长得随和

中午遇到老年公寓的一个大娘,她说:大晌午头子来了,你家掰完棒子没有?


我,我,我停顿了一下,说:家里的地都包出去了。


哦。


回头就听到妈妈给这个大娘说:人家是非农业人口。


其实,一点都不希望妈妈把这个事情说破,因为我长得实在像在家务农的,家里就应该有地,就应该掰玉米、种麦子,这才是看上去跟我很般配的工作。



最近两次进校门,都被门岗师傅盘问你是食堂的吧?


哦,现在我不在食堂了,我当老师了。


哦,你是老师?


他盯着我看了又看,说:退休了没?


快了,快了。


第二次又换了一个师傅,再次以诧异的眼光使劲儿打量,努力找出一点老师的样子,最后的结果都很失望,只能再次质疑:你是老师?


看脸色,不像白面书生;看穿着,没有职业套装;看气质,看不到腹有诗书。肤色黝黑,噗呀噗呀的运动鞋,颜色灰暗的旧衣服,说实话,如果我是门卫,也一定会质疑的。


中午去食堂吃饭,餐厅的经理走过来问:外面有很多种花草的,你是种花草的,还是老师?


哦,我是老师。


哦,听说有一些种花草的,我们分不清。


的确,食堂的,种花草的,都穿得也不错,如果把我扔进去,一点也没有违和感,或许在她们中间,我还是比较寒酸的一个。不怪这些师傅的眼光,只能怪自己实在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粗腿大棒的,没有文绉绉的气质。



我骨子里喜欢体力劳动,干体力活,对我就是精神的疗愈,或许这种来自内心的喜欢,就外化为劳力的气质,所以,被师傅们这样看待,应该是眼光很正。


大概十多年前,有个学生家长看到我穿着杂品门市上的那种方格工作服,这样说了一句:你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呀。


我理解成干么像么,比如,登上讲台,能勉强当老师,走进门市,就是标准杂役工,没有干不来,和门市很融入,没有违和感,扔进门市里去,就是标准的打工店员。


当穿上那身工作服,立刻打工仔附身,怎么看也没读过什么书。



偶尔在门市上帮忙,被其他人询问过“一个月给你多少钱?”的事情很常见。我常开玩笑说;你看,我能值多少钱?


应该说长得很是“入乡随俗”,穿得很是大众偏下,气质脸色,甚至包括走路的样子,大概都很难离开体力劳动者。


修炼成一个老师的样子,应该是我的阶段性目标。读书,作为毕生的修行,以“读书可以医愚”的想法去修行,或许能慢慢改变气质。尽管长相随意,入乡随俗,但气质最好能高雅随和,深入骨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一章 入乡随俗吃百椒宴 转天李天宇和徐斌谈完工作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吃辣椒。正好王寰宇副厂长来找徐斌,...
    江渤阅读 314评论 2 2
  • 2018年听起来像是特别顺心的一年。南方的天空少了北方的雾霭,拂晓天在天津称天亮嗓子了,在南方就说天刚好亮。在城市...
    糜子阅读 398评论 0 1
  • 现在,教书的都叫老师,可今天的主角是先生,是位教书的老先生。叫老师显示不出他的气质,叫先生虽有些文绉绉也很贴...
    東樓阅读 386评论 0 0
  • 奶奶今年80多了,去年年底出院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起居需要他人照顾。奶奶又是一个精致的女人,每天都捯饬得非常整齐。...
    mimi播报阅读 568评论 4 5
  • 高考落榜回家的那段时期,应该是我人生最郁闷的时候了,那会儿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要想跳出农门,只有升学一条道,回...
    风之竹阅读 5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