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萌生写作的想法来自于考研那会儿,那时天天在茫茫题海中挣扎,偶尔做累了,或者脑海中灵光一闪的时候,就从题海中爬出来,构思一篇文章,并记录在一个小本上。
那时候的灵感总是像许久没有爆发的火山,澎涌而出,当时觉得唯一阻碍我写作步伐的,只是时间。一旦考完研以后,有了大量的时间写作。那么那时的我一定会高产如母猪,不出一段时间,就会著作等身,走上人生巅峰。
而事实上呢,考研成绩定下来之后,我虽然有着大块的时间挥霍,但是在这整整半年多的空闲时间里,如你所见,我仅仅公开发表了20篇左右的文章,当然,还有一些不便于发表以及刚刚写了几段,结构还没有成型的文章。
更为讽刺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备考的那几个月里构思出来的,也就是说,空闲时候的我,反倒掉入了一个更大的“时间黑洞”,每天时间充裕,却无所事事。
慢慢地我发现一个规律:忙碌的时候反倒更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才能充分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也才能明白用仅有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多么幸福,从而更好地管理时间。而任何事情,如果你产生了等到日后闲下来再做的想法。这其实只是不想开始的借口,是对自己懒惰的掩饰。这件事,你可能以后永远都不会去做了。
不知道你手机里拍下的照片还有几张会在闲暇的时候翻来看看?
前几天换了新手机,在开始清理旧手机信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两年来拍了近两千多张照片,很多照片都是在外出游玩,或者是匆匆路过某处,忙里偷闲中拿出手机抓拍到的。当时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满以为这些用手机记录下来的场景,以后有空的时候会常常翻出来回忆,可是大多数照片,在当时拍下以后就从来没有翻阅过。
这让我想起了大学里的一门课,老师讲课非常棒,但是就是特别反感我们用手机拍课堂上的PPT,他宁愿课堂上多留出一点时间让我们把知识点亲自记在笔记本上,也不希望我们用手机拍照记录。当时很不理解这个老师的做法,甚至会觉得这个老师又些老古董,不懂得用科技来提升记录效率。非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低效的记录。当时我们一般会偷偷伸出手机来拍照。慢慢地,我们才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当时用手机拍下的PPT,课下并没有进行复习,更不用说摘抄在笔记本上。更多时候,它们只会一直静静地躺在手机里。
我的大学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里,但是大学四年,我都没有逛遍周围的景点,离校时间日益逼近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带着遗憾离开。原因很简单,四年来我总以为有时间去,结果就是一拖再拖,直到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很多时候,怕是我们都高估了自己未来的时间。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TED演讲,题目叫做: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时间 。作者在15分钟的演讲里一直在灌输一个理念:时间的弹性是很强的,我们无法得到更多时间,但对待足够重要的事,我们总会有充分的时间。
换句话说,没有时间,只是说明这件事情对我们并不是足够重要。
在演讲中有一个令我影响深刻的例子:当你忙碌完工作之后发现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家里的地毯上都被水淹没了。你会立马进行处理,先想办法关掉热水器,第二天找来水管工,又隔一天找来了专业的清理团队,处理损坏的地毯...算起来可能足足会占用你那周的7个小时。
但如果在这件事情发生前,问你这周有没有7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锻炼,有没有时间用来培养一个能力,你一定会觉得: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
但是当家里淹水的时候,你会轻而易举地挤出7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更多。
所以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对待重要的事情,像对待家里被水淹掉一样。
其实慢慢想来,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有时间,只是我们的大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已。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清晰的时间节点。
时间节点是个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一旦大脑中有个倒计时器,你就不会跟其他人一样荒废时间,而是发现缝隙,主动成长。
比如如果我设定每月固定时间整理自己的手机照片,那么我当时的记录才是有意义的,我也可以在大一的时候就制定好周边景点的旅游规划,那么,我早就游遍了周边的景点。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必做了,因为在你心里,它并不是那么重要。
最好的做法是:即使在忙碌的时候,不要想着有时间再去做,我们要做的,只是将手头的时间细分细分再细分,而后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大多数人只是将没有时间作为不想开始的理由,要相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是不会被忙碌和没有时间做这种理由所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