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建议:
三、古代诗歌:这一题说起来都是泪,不信先看一位同学的感受:“说实话,语文我最不理解的就是这一题,我就搞不明白了,为啥非让我们猜古代人想的啥呢?你为什么总感觉你以为的就是他以为的呢?前面让我们做做现代文也就忍了,这杜甫都死一千多年了还天天让我们猜他在想啥,哎,可能我以为的也不是你以为的吧。”学生的这段话道出了他心里的苦水,他读不懂诗歌,老师要能感受学生的悲欢,知道他们的薄弱点在哪里,再有针对性地作指导。诗歌备考记住四句话:定准基调是前提,做题不妨先翻译,贴合文本细分析,相关知识要牢记。明晰考点:鉴赏形象,包括景物、人物、事物;鉴赏语言及表达技巧包括语言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风格;评价情感态度包括思想情感分析、内容主题分析。
四、默写:考过的未必不考,名篇未必名句,默写贴合语境,切忌眼高手低,写对生僻字、同音字、通假字。
五、语言文字运用:近义成语、词语多积累。此次江南十校联考语文第18题年级得分率8.13%,难度0.08,成了本套试卷最难的题,关键在淳厚和“敦厚”的区别,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淳厚”形容人诚实忠厚,“敦厚”形容诗文风格浑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需吃透核心意思,锤炼语言表达。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虽然多年没考,其实特别重要。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需想清楚、写明白、练到位。图文转换,弄清“图”的类型,领会“题”的意图。
六、写作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命题日益贴近现实,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国家、关注生活并联系自我。
2、命题突出理性思辨导向,引导学生提升理性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情境营造,强化角色及文体意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成为时尚。这也是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七、明确新动向:1、关注标点符号、理由探究题、逻辑推断能力、文言文时代提前(前四史)、由文本内延伸文本外、整本书阅读、应用文体全面呈现。
2、稳中有变:旧题型新包装,问题指向性更强,重视课内(文言文与附录),关注课外,如70周年阅兵、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
3、试题难度不增,阅读量递增,这是变相施压。考生要带着问题阅读,统筹安排时间,新材料新题型阅读时间相对延迟。
语文非一日之功,但不可一日无功。语文是优秀生的核心竞争力。钟南山院士说:“要学好基本功,语文最关键。学好了语文,才懂得如何对事情进行分析、总结、综合。”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说:“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这里不是说语文多么重要,而是希望给予语文必要的重视。
最后75天,向时间要成绩,语文是根基;向知识要成绩,日进有功;向规范要成绩,实现价值;向心态要成绩,舍我其谁。
最后75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潜心笃志,共创辉煌,与各位共勉。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