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指暑去凉来。从立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日子渐渐不再是难熬的酷暑,而是收获了满满的世间美好。
2022年8月7日,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秋天开始了,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渐渐失去了炎热。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的习俗
1.报秋。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2.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3.“啃秋”。又被称为“咬秋”、“抢秋膘”,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要用西瓜啃去余下的暑气,啃下“秋老虎”。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山东地区,在立秋时要吃饺子,也称之为“咬秋”。
3.“贴秋膘”。伏天时,人们胃口普遍不好,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变瘦,瘦了当然就要“补”回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以肉为代表的美食佳肴, “以肉贴膘”。这一天,人们开始大口吃肉。炖肉、肘子、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各种肉馅水饺、炖鸭、羊肉串、涮火锅等,应有尽有。
4.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也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南方沿海地区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每到社日节时,普遍奉祀土地神。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5.祭祀、蓐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6.躺秋。“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在江淮一带,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7.蒸茄脯。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蒸茄脯在之前被誉为立秋必须吃的第二要紧的食物,做法也极为简单:紫茄子切条,撒盐,隔水蒸,熟软后起锅冷却,以醋、酱油、花椒油、蒜末调和成佐料,蒸茄脯沾佐料食用。
8.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古代举办秋忙会,其目的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市、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9.称水。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立秋的饮食
1.多吃酸性食物。吃酸性的食物可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其中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还能收敛肺气。
2.早晨多喝粥。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如果贪食过度,就会伤损脾胃,所以,在秋天的早晨多喝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3.多吃鱼。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咬秋”、“贴秋膘”的习俗,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会导致肥胖。那就多吃点鱼肉,既不会长胖,也能够降糖、护心和防癌。
4.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
所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5.不吃或少吃辛辣。古代医书中往往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所以,在秋燥时节,应当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材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用之后更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