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居家隔离的第 22 天。足不出户,虽然外在空间管理的实践区域有限,却也恰好是向内行深的机会。
受益于近年来持续实践空间管理,在物资储备上因有规划而比较充足,在心灵建设
上因常耕种而较为安心,加上与同事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所以每天的工作与生活仍
有序进行着。
感恩于房间内的岁月静好,却也深知还有更多空间正水深火热。有人为买不到菜而
担忧,有人受困于对明天的未知与恐惧,也有一家老小朝夕相处引发各种摩擦磨合,有
人从忙碌奔波到突然刹车而茫然失措,有人努力克服散漫在练习自律,还有许多人挺身
而出在一线承担付出……
这时,自己能做些什么?安心空间达到了自我满足,而天使空间是为他人服务。一
颗天使之心,利他是基础。虽不能外出与他人见面,那就善用线上空间,传递温暖与鼓
励,去培养这颗利他之心。这样想着,这一天在几件小事中得以训练。
案例一:
疫情期间,每栋楼都有独立微信群,群内包含整栋楼住户,疫情相关信息会及时在
群内通知。下午自测抗原,测试后需要每户把结果拍照发群里,看到邻居们陆续传来的
照片,试剂盒摆放在桌上或白纸上比较写实。灵机一动,认真拍张清爽的照片吧,借照
片与群内邻居产生连接,或许能送去一丝清凉。绿色意味着希望与生机,就以绿叶为底
拍照发群里(文末附图)。事情很小,两分钟完成,练习发心,不求结果。心灵的空间
管理看不见,但用心时,会有自知。
案例二:
晚上与同事线上讨论工作,同事最近作为小区志愿者,奔忙应对各种事务有些疲惫。
当回应同事时,自己的重心落在如何开展工作,却忽略了同事当下需要的是关怀和鼓励。
结束后意识到这点,心想:明明向往的是天使之心,为什么未能把他人纳入心中呢?
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便可到西天,却仍旧要老老实实跟随唐僧经
历八十一难,方可取得真经。知道与做到,还有十万八千里。意识界的知道,还需无数
次练习才能真正做到。反思过后,更增加重视。
案例三:
凌晨,楼长严大姐(整栋楼的负责人,义工身份)在群内发来通知:明早 6 点小区
开始做核酸。小区有 100 多栋楼,我们在 102 栋,之前是按从小号到大号的顺序来,排
到已是中午。于是问楼长:小区内有几处核酸检测点?楼长回复:可能有三个点。
看到后,第一念是想继续询问大概几点可以排到我们?随后反观:为何要继续问?
是希望能确认几点起床吗?楼长回答的是“可能”,可见信息尚未确定,再继续询问,
有关照对方吗?
严大姐今年 73 岁,最近常凌晨 12 点多或 4 点多给大家发信息;守在楼下叮嘱大家
扔完垃圾赶紧离开,而她却冒着风险守在那儿;当群里有人不太配合时,正气而又不失
礼数的善表达;排队测核酸时,为大家奔前跑后;无论见面还是群内发来的信息,都感受不到丝毫的抱怨,充满热情与积极……真是位可敬可爱的大姐,而此时的上海,还有
无数位这样的“严大姐”。
天使的心中有他人,还是不要为严大姐增加额外沟通;且她也是在等待上级信息,
有新通知时自会通知;何况比起工作人员的辛苦,我们早起一次又何妨?于是回复谢谢。
过了一会儿,严大姐发来了更具体的通知。
一颗天使之心的炼成,需要心量不断扩容。从小家到大家,从我到我们,从小我到
大我。日日练习,事事观心,天使之心不再遥远。
祝大家日日新生!
封控期间的日常生活,虽物资有限,却因心灵空间的建设而超越物理空间的限制。
每一次用心,都在向天使空间靠近。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