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看似在处理不同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在重复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王明阳
近年来,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越来越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
很多孩子从小就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如果家长不注意,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可能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后的情绪管控能力差,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
那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差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
<情绪表达方面>
😩😩情绪反应过度:
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有的孩子就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因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大哭大闹,或者因为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就大发脾气。
😣😣情绪波动频繁:
情绪变化很快,可能前一刻还兴高采烈,下一刻就因为一点小事变得沮丧或愤怒。例如,在玩游戏时,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从开心的状态迅速转为烦躁、生气,甚至直接放弃游戏。
😞😞难以平静下来:
在经历强烈情绪后,很难快速恢复到平静状态。比如在因为看不成喜欢的动画片而哭闹后,即使家长已经答应下次再看,孩子也可能还是会持续哭闹很久,无法马上停止。
< 行为表现方面 >
✋✋冲动行为多:
常常受情绪驱使行动,喜欢动手打人。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因为一点小矛盾就直接动手打人、咬人。
✊✊自我伤害行为:
在情绪极度不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如咬自己、抓自己、用头撞墙等。有些孩子在被别人批评后,可能会通过伤害自己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行为刻板重复:
当面临压力或负面情绪时,会出现一些刻板重复的行为,如不停地摇晃身体、咬手指、扯头发等,以此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编辑搜图
<社交互动方面 >
😓😓容易与他人冲突:
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争吵或冲突。在集体活动中,可能会因为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游戏,就生气地指责对方,和别人吵闹,导致游戏无法继续进行。
😰😰难以融入集体:
情绪调节能力差可能使孩子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过于敏感或情绪化,让其他孩子觉得难以相处,从而影响其融入集体。例如,在幼儿园里,孩子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个无意的眼神就觉得被欺负了,然后大哭起来,久而久之,其他孩子可能就会逐渐疏远他。
😏😏缺乏同理心:
很难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情绪,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小朋友摔倒哭了的时候,他可能不仅不会去关心,还会因为对方的哭声影响到自己玩而感到不耐烦。
编辑搜图
< 学习方面 >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使其难以专注于学习任务。例如,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刚刚课间休息时和同学闹小别扭的事情而一直走神,无法认真听讲。
🙀🙀学习效率低下:
由于情绪问题,孩子可能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学习时容易分心、拖延,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对学习产生抵触:
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能会因为无法调节负面情绪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厌恶等情绪,不愿意去学校或完成作业。比如孩子在考试没考好后,可能会因为害怕被老师、家长批评而产生逃避心理,不想学习。
写在最后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情绪调节能力是他们认清生活、拥抱生活的重要支撑。当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差时所呈现出的种种状况,这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挑战,也是我们为人父母需要深度思考的课题。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在情绪的起伏中,找到热爱生活的力量,成为自己生活的英雄呢?
请持续关注明日更新文章--------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