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部门有个员工来办公室找我签字,因为就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我刚好那会也不忙,于是签完字我就和她闲聊了一会。
我上周因为流感没来公司,于是我们从甲流聊到了新冠,从父母聊到了孩子,从健康又聊到了教育。
这名同事的老公是小学数学老师,因为闺女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所以我在聊天过程中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自己对闺女即将迈入小学生行列这件事的焦虑,也表达出对她家里能有她老公这样一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羡慕。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位同事听到我说的这些以后的反应。因为她的闺女现在已经初二,她说比起学习这些,她现在更操心和烦恼的是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应该如何教育和引导的问题。听着她说了周围同学的很多情况和问题,让我在替她揪心和担忧之余,也对养育女儿这一路上所需要经历的荆棘与考验更多了几分恐惧。
而对于她老公是老师这件事,她表达的则更为直接,那就是一点没用,因为无论是从家长还是孩子的角度,当面对家长和老师以及女儿和学生这样的双重身份时,都会出现角色混淆,反而会因此产生更多问题,所以一般来讲老师都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包括她闺女的数学最后也都是在外面花钱专门找老师辅导的。
同事的这番话属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和她聊完后,我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了好一会,最后得出了这么两个结论:一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此没必要去和别人比较,更没必要羡慕他人;二是很多事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与其花费时间去焦虑和担心未来,不如做点现在想到也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