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第三天
心理学发展最初的几十年,心理咨询更多的都是去看问题,分析原因。从焦点解决包括一些后现代的心理学派别开始,更多的去看怎么去解决问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建构解决之道上,这就等于理论整体的理论发生了变化。
SFBT谈的焦点是以现在与未来为导向的。也就是会更多的去关注未来想要什么,现在能做什么。关注所有的未来,以及需要做什么,以及达成想要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平时面对孩子,面对来访者,包括自己的情况的时候,我们也要多去思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当然也包括我们拥有什么。就是说我们未来想要什么,我们现在拥有什么,以及接下来能做什么,我们要更多的去思考这些,而不是把我们局限在我们的问题里面无法自拔,感觉很绝望,很迷茫,然后又焦虑,接下来会有多惨,会有多不好。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更多的内耗,而没有办法更好的改善现状。焦点解决而非以过去的问题,或者现在的冲突为主要核心,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主要去谈问题。现在的冲突,但是我们也能谈,我们也能看,也能聊这些。但是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我们想要什么?我们拥有什么?然后接下来能去做点什么,让我们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更进一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这上面去。
以问题为焦点的传统咨询取向,后来范式转移了,就变成了建构解决之道为焦点。建构解决之道就是陪着当事人让他拥有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授之以渔",而让他拥有捕鱼的能力,而非只是单纯的把鱼给他。
所以,焦点解决取向的咨询师或者家长。基本上不怎么给来访者,给孩子直接告诉他答案,给他指导,给他直接的建议,而是陪着他去梳理,让他自己逐渐的领悟,掌握类似问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这是我们焦点人要做的事情。
社会建构论就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去建构这个世界,人人如此。所以每个人自己建构出来的世界都不一样。我们要想更好的去了解一个人,我们就要去了解在他的世界里边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以及他的标准是什么。
有效继续无效改变。这个效果的依据是当事人想要的是什么?对当事人想要的有帮助就叫有效。所以我们在平时做事情,有的时候分不清我们做的对还是不对?到底能不能这样做?我们就要去问一问我们的初心,看看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朝着我们的初心,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前进。如果是的话,说明有效。如果不是的话,说明无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疗效是非常可以的,并且做的次数更少,同时也非常尊重当事人的欲求,非常尊重当事人的独特性,个体需求,就相当于每一个人都是VIP,都是量身定做,会非常尊重当事人的个性特点,当事人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看重什么,我们会特别看重这些。
焦点解决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只要有人的地方可以说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