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岁多的儿子下午午睡,醒来后在床上哼哼唧唧地打滚。
我一边往壶里倒水,准备给孩子烧水喝,一边说“宝贝,等一等哦,等妈妈倒好水就来抱你噢。”
水倒好之后,又觉得要把宝贝的下午饭热上,一会儿凉一些就可以吃,于是又跟宝贝说“宝贝,等一等哦,等妈妈把你的饭热上就来抱你噢。”
把饭热上,忽然又想起宝贝拉臭臭的裤子应该先泡上。边忙着去卫生间把宝贝的脏裤子泡上,边对着宝贝说“宝贝,等一等噢,等妈妈把衣服泡上就来抱你噢。”
这样一忙活,约十分钟过去了,同时儿子也在床上哼哼唧唧了约十来分钟才等来妈妈的怀抱。
去抱儿子这件事本来是最初应该做的,而我却用几件事的“等一等”让它推迟了。
2
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也经常在做这样的事。
高中时,情窦初开,收到男同学热情洋溢的情书,看着同学们在溜冰场上挥洒青春,心里却想,等考上大学了,再考虑爱情,享受青春吧,学习要紧。
青春,请等一等。
上了大学,爱情遍地开花,等他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却在门里想,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学四年应该好好学习本领,毕业的时候能够找个好工作。
爱情,请等一等。
毕业找到工作,父母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忙着四处张罗男朋友,心想,刚找了工作,得把重心放在工作上,男朋友,等工作稳定一些再说吧。
男朋友,请等一等。
四处寻觅,男朋友找到了,父母亲又催着结婚。心想,再等两年,多挣点钱,有点经济基础再结婚,生活会更好一些。
婚姻,请等一等。
结了婚,生孩子又被长辈提上家庭日程。心想,再等一等,现在还年轻,等再工作两年多给宝宝存点奶粉钱,那样宝宝出生也不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
宝宝,请等一等。
宝宝出生,慢慢长大,喜欢到外面探寻未知的世界,计划着带宝宝到处旅行,增加他的认知。车贷房贷又让我们想,等多再挣点钱,还完车贷或者房贷,有了宽裕的钱,再带孩子四处旅行。
旅行,请等一等。
岁月匆匆,父母越来越老,我们明白,随时回家看看父母,陪父母聊一聊,是当务之急的事儿。可是心想,等多工作一段时间,多挣点钱,能多给父母提供一些物质保障的时候,就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于是工作之余,能给父母的只是电话或者微信。
父母,请等一等。
时常犯小病,医生每次都警告说要注意身体,调整饮食,多锻炼。只是,权衡丰厚的薪酬,工作似乎比健康更有诱惑力。
健康,请等一等。
3
我们总以为自己总是在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四处奔忙,甚至找不到可以暂时休息的理由。
我们总以为为了那些更理想的愿望,应该在它之前做很多准备工作。
殊不知,岁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
青春,来不及享受,就已经变成了回忆。
爱情,来不及开花,就已经枯萎。
婚姻,来不及经营,就已经结束。
宝宝,来不及亲昵,就已经长大。
旅行,来不及计划,风景奇观就已经消失殆尽。
父母,来不及赡养,就已经故去。
健康,来不及关注,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4
我们总是在繁多的“等一等”中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忘记了思考活着的意义。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计划,学会理财,学会灵活运用高效率统筹方法,很多事并行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并不需要太多的“等一等”。
比如,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扯上爱情一起进步;在工作的同时,让老人帮忙分担一些结婚生孩子的事务;工作安排妥当的假期,带上孩子父母一起旅行;每天早起半小时锻炼身体。
不要借着忙碌的名义,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太多的“等一等”中,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渐行渐远。
太多的“等一等”,让我们的人生失去鲜活度,变得更加苍白。
短暂的人生,能经得起几个“等一等”?
从现在起,丢弃太多的“等一等,”做个行动派,明天开始喂马劈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