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老之前远去

看着群友做志愿者的文字,想起了一直特别喜欢的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

最早知道这部话剧,是在06年底阳光的论坛。那年阳光的论坛还挂在携程上,马骅的故事刚刚被改编成话剧,忘记了是老僧还是chenyan连刷好几个帖子给大家推荐。刚刚加入组织的我,一门心思想的只是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要太无聊,至于什么远去不远去的,不是我要考虑的。对我来说,有空的时候能够出门玩一趟就已经很好。

再次听到这部话剧是08年,时隔两年,这部有点小众的话剧重新开演。那个时候我已经在阳光混了将近两年,身份从最初的跟着别人打酱油变成了带着大家一起打酱油,也开始和伙伴们一起思索,怎么能够让更多的人一起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得更专业。06年错过排期后逐渐了解马骅的故事,也知道老僧曾经在04年路过梅里时专程看望过马骅(就在马骅遇难前几个月)。逝去的马骅有一点像我们身边未曾谋面的朋友,不单单是对他勇气的钦佩,或是对他超然态度的向往,更是对他追求内心平静发自内心的认可。于是06年错过这部话剧的伙伴们开始相约这一次一定要补上。

还记得演出是在朝阳图书馆旁边的九个剧场,场地不大,100多个观众里有7、8个都是阳光的伙伴。《在变老之前远去》是一部由两个演员表演的“独角戏”,两个演员分饰世俗的马骅+旁白,和追求内心的马骅。台词其实大多就是马骅日记或者给朋友信件的原文,演员的表演没有煽情、没有歌颂,在我看来只是尝试模仿当时马骅的心境,向观众席上马骅心灵的朋友们读自己的日记或者邮件。

看到最后,不出意外的落泪,我觉得这一生,不会再看到更美好的话剧了。

(2004年)6月20日,马骅带着为学校买的粉笔,搭乘好友阿柱的213北京吉普车从县城赶回来,在离村子还有3公里的地方,两人吃了碗炒饭。饭后,阿柱和马骅,还有一位年过70的尼姑老卓玛一起上路。5分钟后,吉普车失去了控制,转眼飞入80米悬崖之下的澜沧江……

马骅觉得,“澜沧江现在正是一年中最漂亮的时候……望江水时间长了,先是会头晕目眩,既而怅惘心碎,颇有效法屈子的冲动……”

马骅永远留在了明永。

——中国网 2004年11月5日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马骅《变老之前远去》

其实我觉得,无论怎样的志愿者。陪伴老人也好、与小朋友相处也好、或者救助伤病。所谓的付出其实微不足道,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

愿每个马骅都能找到自己心所向往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