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之乱,拉开了秦王嬴政母亲赵姬人生最后悲惨十年的序幕,也是赵姬被囚禁于萯阳宫的根由。
那么,赵姬是何时走进萯阳宫的?在此又呆了多久呢?为啥又离开了。
【关于萯阳宫的史料记载】 清康熙《户县志》载:“萯阳宫在县西三里,秦惠文王(前337-前325年在位)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嫪毐作乱、灭族。迁太后于雍萯阳宫,父老相传今陂头东岳宫即其旧址”。
公元前238年四月,已经22岁且当了九年秦国国王的嬴政(此时还没有统一天下,不能成为皇帝),准备在蕲年宫举行生日大典之际,得知嫪毐图谋造反,借兵围攻蕲年宫,于是一场“蕲年宫之变”上演了。
【史料记载】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可以看出:带着这样的哀痛,嬴政的母亲赵姬南渡渭水,来到涝水北岸的萯阳宫,开始了郁郁寡欢的监禁生活。时间节点应该是在重阳节前后,旧时的记载均为农历。
对于嬴政这样的处置方式,秦国的朝臣们都觉得不妥,因为秦国主要还是承袭了西周的仁孝礼制,孝行天下,怎么能如此叛逆不道呢?带着这样浓厚的思维意识,即使嬴政有禁令在先,但朝臣们还是婉转进谏。结果,先后有二十七人被处死,并真的悬尸于宫墙之外(暴政在未统一前就显露头角了)。
当时,咸阳布满血雨腥风,阴气森森。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齐国人茅焦来到宫门外求见赢政。结果是:茅焦以要凑数成为天上星辰二十八宿的气概,进谏于刚愎自用的嬴政。最后赢政释然,下旨意,拜茅焦为上卿。一场残酷惨烈的杀数转眼烟消云散,茅焦的仁义之举扫却了笼罩在秦室皇宫的血腥阴霾。茅焦真正是一代英杰,令群臣为之叹服,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后来赢政令人备好车马,亲自驾车,带上随从,前往囚禁母亲的萯阳宫,母子相见,泪水横流,后迎回母亲赵姬于咸阳宫。
赵姬依旧是太后,被迎回到咸阳深宫——咸阳宫,从此过上了富贵优裕、平静舒适而又寡欢矛盾的生活,特别是在吕不韦饮鸩而亡以后的三、四年里,成了赵姬的风烛残年。公元前228年告别了人世,与丈夫异人——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西安城东)——这是题外话,不提。
按照我手头能搜集的史料来看,合理的推演中,赵姬被囚禁在萯阳宫的时间不会太长,应该是在当年之内,就被迎回咸阳,前后不会超过四个月。
另外,根据秦王嬴政对吕不韦的处置,也可以看出端倪来。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太后(赵姬)被幽禁,次年(九月),又免去吕不韦的相国。也就是秦王拜茅集为仲父,尊为上卿,迎太后归咸阳后,但他借鉴了嫪毐之乱的教训,切断生母与吕不韦鸳梦重温的机会,便令吕不韦辞去相国,“就国河南”即离开咸阳去洛阳的封地。换句话说,公元前237年,赵姬已经在咸阳宫内了。
至于赵姬离开萯阳宫的缘由,通过上文,就显得简单了:一是孝行天下,遵循人伦的必然;二是有演戏给天下看的很大成分,为第二年收拾吕不韦以后,开创他执政第二个十年对外统一天下,解决了内忧之患,也显示了秦王嬴政博大包容、不可一世的胸怀;三是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惕醒了一生花心的赵姬,在余生里务必安分守己,不得添乱滋事。
这里要说的是,关于茅焦的出场。如果茅焦是秦国的朝臣,也许同样被身首悬于宫墙之上,可是齐国人(套用现代词汇,就是国际友人)却止杀了,并救了赵姬回宫,自己还被封了爵。这不是演戏给天下诸侯看,又是什么?
由此观之,赵姬幽禁于萯阳宫的这段不足四个月的历史,其实就是秦王嬴政开启统一天下的起点,也是赵姬悲催日子的起点。
【注】一家之见,定有不妥之处,勿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