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多么光鲜亮丽,无论你用多么巧妙的手段迂回化解,当孩子“不肯”给你面子的时候,你都没辄!
而且,屡屡受挫,你最愤怒的,恰恰是,“为什么总是这样?”
你心里想的是,他平时都表现很好,今天可能是拧着了。恼火的是下一次,“今儿又是为了啥?”
其实,这一定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也不能说就是大人单方面的问题,恰恰是你们俩,在相似的情景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反应模式。
比如,孩子正在IPA上“狂奔”,你突然说过来做作业,他脑子的兴奋点在娱乐上,不是“一拉手刹”就能哗地停下来的。这时你要他把兴奋点转移到思考上,他做不到;甚至这时连最简单的题目他也不会做了!
这时,你先用吃点儿东西,或者聊一些别的,来冷却他原先的兴奋,再让他做好学习的准备,然后转入问题的思考。只要状态好了,往往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