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及注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tuó),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即细密。
食(sì):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wěi yí):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革:裘里。
緎(yù):缝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总(zǒng):纽结。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委蛇:悠闲自得的样子。
直译
身穿羔皮制作的皮袍,白线严密合缝。在公家吃过饭,回家优哉游哉。
身穿羔皮制作的皮袄,白线交错缝合。优哉游哉,在公家吃饱喝足。
身穿羔皮制作的皮袍,白线密密缝合。优哉游哉,吃饱喝足离开公家。
解读
《毛诗正义》:“《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认为召南之国接受文王教化,士大夫都节俭、正直,退朝之后,回到家里,从容自得,故此诗歌颂之。《诗集传》亦从其说:“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方玉润认为此诗主旨是“美召伯俭而能久”。他认为,此诗必有所指,即召伯。他反对毛诗序“《鹊巢》之功致”和“德如羔羊”的说法,从诗中看不出有此二说的意思。他又解“五缝”为多次缝制的意思,一件皮袄,缝制大五次之久,可以看出节俭之德。
姚际恒《诗经通论》解:“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认为诗人以一个片段描写贤士大夫神态,由此产生一个词语——“素丝羔羊”,形容那些廉洁的官员。
今人多理解此诗描写士大夫退朝后,在家悠然自得的情状,不必非要落实到某个人。当然也有人解释为讽刺官员无所事事,则意义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