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这是我第三次去葫芦兜。
葫芦兜是北厍黎星村的一个自然村,因为家门口的湖荡形似葫芦而著称。这是一个古村落,至今保留着一些古旧的民居,古朴的河桥,老船舶码头。南社社员张农与他的四位堂兄堂弟,被称为“葫芦兜五子”,张农曾在这里创办过村塾,即葫芦兜小学的前身,开始新文化教育。张农的女儿张应春,20多岁就成为江苏省妇女部长,领导妇女们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她在上海创办双月刊《吴江妇女》,并任主编。1927年4月,被国民党杀害在南京,年仅26岁。
张应春烈士的衣冠冢建在葫芦兜村的东端,莲荡的西南面。如今已成为吴江革命烈士陵园。
这阶段,有关北厍叶家埭村动迁、午梦堂遗址的保护引起了文友们的热议,自然村拆迁了,400年前叶小鸾亲植的腊梅树、太湖石是不是得到妥善安置?大家都很关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厍人,我也始终关心着这棵腊梅树,几乎每年冬天都要去叶家埭看看。虽然,还有一个月,腊梅树才能吐蕊开花,但我等不及了,协同北厍办事处分管文化的老吴一起去了黎星村委会。(叶家埭并入黎星村)
黎星村委会就在葫芦兜,在得到杨书记明确保护文化古迹的结果后,我和老吴顺便去了葫芦兜。
首先走进张应春烈士故居。三开间平房,两间侧屋,破破烂烂,门窗大开,屋顶洞穿。老吴说,这个点归镇志办的朱老师负责巡视,朱老师隔三差五要来看看,并向上级汇报情况。
故居前的水泥地上有口水井,不知是旧物还是新挖的?水井旁边有水桶和浸泡了衣物的塑料盆,还有晾晒在外面的衣服。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此生活,但一时没有看到。
烈士故居实在太破败了,必须尽早修缮。幸好,离开村委会前,我特意问过杨书记,关于葫芦兜也要动迁的传闻。杨书记说,葫芦兜环境优美,肯定不会动迁,张应春故居也将得到全面修复。
老吴也说,启动资金都到位了,烈士故居很快会修复。真是一个好消息。
葫芦兜的河水是通往太浦河的,太浦河开挖之前,葫芦兜通分湖,就像叶家埭村前的大港,葫芦兜东端的莲荡,河湖彼此连通。
葫芦兜村,宁静,整洁。记得第一次来葫芦兜是在三年前,北厍镇志办的费阿虎公公和朱廷忠老师陪同前来,三个人绕葫芦兜兜了一圈。春天里,湖边青菜碧绿,花儿艳红,而且也有白墙黛瓦,湖水倒影,我差点把它当作安徽宏村的月沼。
自此,葫芦兜的美丽刻印在我的心里。
张应春烈士故居的南面,还有一幢老屋,也是年久失修,处于即将倒塌的趋势。老屋的走廊里堆积着破旧的农具、木料、柴草等。小心翼翼地走过屋顶洞穿的厅堂,发现第二进有座木楼,岌岌可危的样子,老吴冒险走进去,拍下几张照片。
我感兴趣的是那些搁在走廊里的农具,比如罱河泥的芦斗,扬谷用的竹筛。木门前那扇低矮的“腰门”也令我倍感兴趣。小时候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腰门”,后来便陆陆续续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据说,这幢老屋也是张家的。葫芦兜村,大部分村民姓张。
在河边流连的时候,恰好看到张阿婆端着刚刚在河里洗干净的衣服,慢悠悠地走过来。我与她打招呼,她的小儿子听到声音便从院子里走出来。
前年,我第二次来葫芦兜,就是为了采访长寿老人张阿婆和她先生的。这对老夫妻都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张老先生是葫芦兜本地人,张阿婆是西塘镇上的千金小姐),由于世事多变,夫妻俩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年近百岁,依然耳聪目明。老先生每天要看报,关心国家大事,老阿婆烧饭煮菜洗衣服,每天两次给老先生按摩穴位……乐观开朗心态好,是这对夫妻长寿的秘诀。
张家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只要看屋门前的河桥以及留存的石柱就知道昔日的辉煌。
我问张阿婆的儿子,百岁老人这本书拿到了没有。他说,拿到了,非常感谢!
沿着河边,走到葫芦兜北面的时候,我和老吴遇到了一个身穿红衣服、手里端着陶瓷盆边走边吃的中年女子。大家闲聊起来。
女子的祖上姓沈,N年前从外地搬过来,最先定居在木瓜荡西,后来搬迁到葫芦兜。她说,他们沈家比张家还有钱,光看河桥边的石柱以及坐北朝南的方位,就比张家显赫。她小时候的老屋,从厅堂到河边都是廊棚,下雨天也不湿身。她家的河桥有三座,从东到西,全是沈家的。
我问女子有没有家谱。回说有的,厚厚几本,但是破四旧的时候,被她父亲塞进灶膛,全部烧光了。
女子比划着,说这边到那边,以前都是沈家的房子。水泥板下面的石础是厅堂里的遗物;墙角边,砌在房子里的石雕是个避邪物……
如果不是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古村落应该得到保护。葫芦兜村不动迁,让我们觉得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