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悟人生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学习《寄诸用明书》有感

王阳明在《寄诸用明书》中,提出“晦养厚积”的概念。少儿如此,无可厚非。凡是天资优秀的年轻人,一定要让他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没有健全的人格和知识的积累难成大才。

他还说:“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作为君子,只需担心有没有修习好学业,至于中第早晚,都无关紧要。可见,阳明先生注重的是学业的修习,而非科弟虚名。

对于一个成年人,或说像王明阳本人历经千辛万苦的磨难,龙场悟道。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劝其入仕做官,他却说:“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

阳明先生说对好多人来信劝其为官之事,也不是洁身自好。也不是觉得应该收敛隐晦,而是因为我并没有学成之故。可见阳明先生是何等的谦卑。而且说:岁月不待,再过几年,精神会越来越差,届时虽然想长进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则将会一事无成!

读到这些,我总的感觉是,阳明先生始终不渝地在追求长进,而没有满足!先生的伟大可能正在于此。活到老学到老,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正因为此,王阳明是一生致力于成人成圣,最后功德圆满,成为传统社会公认的“三立”完人和圣贤。

感悟:学习阳明的经典著作,不仅有着理论价值,而且有着实践功夫,还有着人格魅力,即使在现代社会,对于每个人的人生及其修身养性,仍然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