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小伙伴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天心情不好,去把自己原本打算等到打折再买的衣服给买了。或者,把自己的减肥计划放一边,去一家心仪已久的料理店美餐一顿。
咳咳...中枪的小伙伴请自觉转发本文~转发之后告诉你为什么会酱紫~
···
··
·
好吧,你不转发我也会告诉你的...
看过《头脑特工队》的小伙伴一定对影片中的蓝胖妞——忧忧印象深刻,影片中的乐乐一直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小女孩快乐,让忧忧远离情绪控制台。但最后乐乐终于明白每种情绪都有各自的用处。强装快乐,不如尽情悲伤,悲伤过后才是弥补我们内心缺失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就跟忧忧(Sadness)有关。
悲伤说白了,就是当我们感到无助或失去某些东西以后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很有意思,因为它·会·让·我·们·多·花·钱!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处在悲伤的情绪中时,会愿意多花30%的金钱来得到某样东西。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悲伤消费效应”。传统情绪效价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消极情绪(如悲伤、焦虑、恐惧等)都会引发个体对一种新物品的消极评价,导致个体在消费中低估物品的价值。然而,悲伤情绪却例外,悲伤情绪反而会激发个体对新物品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使个体高估物品价值,增加消费行为。
悲伤消费会更多的出现在奢侈消费和享乐消费上,且更容易出现计划外的支出(原本就有购买计划)。
有人说,小编,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控制不了啊,因为买东西、吃东西我才会感觉好些啊。
没错,你这样做一点都没错,买完或吃完以后确实会平复人们原本悲伤的情绪。不要以为这种现象很可笑,有研究显示,在消费之后,人的悲伤水平有了显著下降,也就是说——消费真的可以把人从悲伤中解救出来!
有些小姑娘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开心啊,以后男朋友再不听话,刷爆他的信用卡就有正当理由啦。呵呵,如果你还想和他结婚的话,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这样做。
虽说悲伤消费确实有助于我们改善情绪,但是,随随便便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总是不明智的。除了上面说的会额外的付出金钱外,还有可能会吃得更多哦~
又有研究现实,在悲伤情绪下,人们消费甜食的欲望变得高涨。甜食也确实会对悲伤情绪有帮助特别是巧克力(这又是另一个研究了),但是摆脱悲伤的需求往往会让人们吃得比想象的多。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并不是每个人在悲伤的时候都会想去买买买或吃吃吃的(比如小编就不会啊),区别就在于,有的人他对自身情绪的认知程度高,内在调节能力强。不需要或较少的依赖于外在的消费行为。反之认知程度低的人就很难在内在把情绪调节好,会更需要依赖外在的动作改善情绪。
那话说回来,为什么消费之后心情就好了呢?原因有三。
首先,在悲伤情绪下,人们会更多关注到自己,我们称之为自我聚焦。一件挫折加上自我聚焦,就会使得自我评价降低。这时人们本能的有种提高自我评价的动机,这种动机会使得人们过高的评价想要或将要得到的东西,通过提高对物品的评价来提高对自我的评价。这也就是为什么更容易多花钱了。
第二,一些悲伤的情绪来源于控制感的缺失。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两组被试分别看引起悲伤和愤怒两种情绪的电影,然后分别让他们去便利店买零食。记录下买零食前后的情绪水平,发现悲伤组的情绪有明显改善,而愤怒组的则无明显变化(不是所有消极情绪都能通过消费来改善)。所以研究认为,购物能重塑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即对商品的选择权,从而改善悲伤情绪。
第三,增加社会交流有助于改善悲伤情绪。消费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交流,在消费过程中,增加了个体与社会交流的可能性,个体从而达到缓解悲伤情绪的目的。
然而,生活告诉我们,太容易得到的东西要么是魔鬼,要么靠不住。由于悲伤消费这招太好使了,条件反射回路很容易建立,所以悲伤消费行为便以野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尤其是女性)。但是由于边际递减效应的存在,这招就存在一个破绽,即用了时间长了以后东西越买越多、越买越贵,吃得也越吃越没节制,悲伤的平复效果却越来越小。从而出现衍生的后悔感和内疚感,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亲(特别是女同胞们)啊,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最好少去商场、饭店,因为一旦暴露在这样一个充满购买或吃喝欲望的地方,你的消费欲望就会被唤起。如果实在受不了想去,也要事先定个标准,这样不仅消费的作用达到了,同时消费的金额也控制了,也就不会事后懊悔想剁手了。
如此一来,最明智的方法还是找找朋友或父母谈谈心,也就是增加社会交流。这样既不依赖外部行为,也不必钱包失血,最重要的是,还提高了对情绪的掌控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本期话题讨论:
你有过几次“悲伤消费”的经历呢?每次消费完了之后的感受如何?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故(qiu)事,让我们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