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初的冬天,刚结束长途旅行的我听闻外婆病重,便回家陪伴老人,一直到老人逝去,前后不过半月时间。
我外婆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太太,一生充满着爱与传奇,但我今天并不想讲她的事迹,只是在回忆她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天的几件小事。
外婆有很多儿女,知道母亲病重都回家来陪护,那应该是外婆晚年最开心的时候了,虽然身体虚弱,却也不忘用眼睛滴溜溜地打量每一个常年在外的后辈。因为说不出话,我会给外婆放岸部真明的吉他曲子,希望她能减轻些痛苦,结果老人也是一个翻身把耳机一甩然后摆摆手。
死亡很有意思,当你看着你熟悉的亲人或骤然或慢慢地去世,在悲伤过后,你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爱你这件不争的事实,不是某一件具体的物件或者小事,那些都会随着时间,慢慢地淡忘或者被记忆篡改,但是他们对你的爱和你对他们的爱,就像一片小小的羽绒一样,附在你灵魂上,一阵微风吹过,总会有一丝无声的温暖。
昨天花了一天看完了《相约星期二》,书里纪实了一位社会学教授莫里老人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与久别重逢的学生交谈,记录莫里老人对于死亡前对生命的各个命题的思考,就像那些逝去还来不及道别的人们,莫里老人用一种缓慢并且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接受了死亡,他给自己办了一个葬礼,举办交流小组,邀请歌手来家里唱歌...
他的生命最后就像百灵鸟一样还在尽情歌唱,就像他说的,“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他选择跟很多来访者坦诚地交流面对死亡的感受,亦如一位长者对晚辈进行了最后一堂课的教学。“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就像他很喜欢说的“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向死而生,这是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我们却一直忽视了精神世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产生的爱护之情,忽视了自然之美,忽视了周遭的世界。
尤其喜欢莫里老人关于衰老的理解。以下节选两段:
“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是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最后,让我们在应该是孩子的时候,乐于做个孩子;在应该是个青年的时候,乐于做个青年;在应该是个聪明快乐的老人时,乐于做个聪明快乐的老人。
愿你生命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