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学校,走到教导处门口时,看到韩欣洋拿着书包,妈妈站在旁边打电话,看到我之后,便走了过来。他还是回来了,我没有意外,我想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在我的印象中,欣洋是快乐的、阳光的、自信的小男孩,胖胖的,很可爱,一张讨人喜爱的嘴,说什么都让人舒服。
他学习很努力,也很勤奋,教他两年,他基本上都能早上五点半坐到教室,有时候学校规定不让七八年级的学生起的太早,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甚至有时候会偷偷从三楼溜下去,看寝室门是否开了,这种勤奋劲让我都佩服。
他的成绩无疑是好的,不存在偏科,反应能力也很快,与各科老师关系都很好,是办公室的常客,因为有时候会帮我们扫地、打水,如果他犯错误,批评他一次,那么下次基本上就能记到心里而免于错误。
今年去实验中学,他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由于不适应,始终融入不了其中,每次送他去上学,父母都头疼不已,因为他不愿意去学校,即使把他自己放到学校门口,他也不愿意进入。
我也曾劝过他,道理讲了一堆,他全部都懂,奈何还是抵触去上学,九年级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最终耽误的还是学习。劝到最后我也想明白了,什么力争上游,什么挑战自己,什么坚持到底,对于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太深奥了。
那就退而求其次吧,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就如同工作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做的一样,如果实在不喜欢,那就不能过于勉强自己,因为工作在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换个工作,哪怕薪资低一点,至少过得快乐。
欣洋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校园,我想只要自己有心学习,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做到自律,都能一如既往的努力,就像人们常说的: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
既来之则安之,希望欣洋在熟悉的校园内继续努力,归来之后仍然是那个上进、积极、自信的少年,加油吧,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