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秦文·李斯谏逐客书(六)


昨天我们聊了李斯,李斯的一生可谓功过并著,荣辱交织。

李斯的一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政治智慧、法治思想和文化贡献都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尽管他的晚年充满了悲剧色彩,结局令人唏嘘,但他的思想与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接下来,我们学习原文,也就是李斯的这篇素有“千古绝唱”美誉的《谏逐客书》。

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王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总论点,可谓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开篇便明确提出一个判断,一种意见,真所谓史家笔削是“吏议”而不说“君断”,有意把“失误”的责任推到“吏议”上,避开了一层锋芒。

接下来,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任用“客卿”,从而走向兴旺发达的发展史。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在这部分中,李斯通过列举秦国历史上多位君王重用客卿成就霸业的事实,来强调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

李斯首先提到了远在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他强调穆公从各处召用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尽管他们并非秦国人,但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这一成就彰显了秦穆公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智慧与胆识,也为秦国后来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情况愈加复杂,立国非易,创业更难。秦孝公审时度势,启用商鞅变法新立政制,富国强兵,开疆拓土,奠定了强盛的基础。

待到惠王时期,他采纳张仪的连横策略,扩展了大片土地,打散了六国抗秦的合纵联盟,使六国不得不向西侍奉秦国,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代,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秦昭襄王时期,他采纳范雎建议,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驱逐四贵,并任命范雎为相,真正掌控了权力。这一系列举措壮大了政府,杜绝了私门,又进一步开拓国土,才有了今天的帝业。

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在位时间都很长,都能富国强兵,开疆辟土,都能正确地任用客卿,这就是无可辩驳的任用客卿的立国、兴国、统一天下的发展史。

这部分的末尾,为了加强说服力度,李斯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作结,强调了客卿对秦国的重要贡献。紧接着,他提出疑问“客何负于秦哉?”,从反面指出客卿非但没有对秦国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反而有功于秦 。

这种正反结合的叙述方式,使秦王更加深信客卿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了李斯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逻辑严密,说服了力强,体现了李斯高超的论辩技巧。

综上所述,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精髓、核心所在,是李斯作为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深刻见解和远见卓识,是其帝王之术的集中表现。

接下来,便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那么,在这部分中,李斯又是如何论述的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