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李斯在稷下学宫学成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和理想,西行入秦,决心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到了秦国,李斯选择了最有权势的大臣——吕不韦,因为他深知,要想在秦国立足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做后盾。于是,李斯成为了吕不韦的舍人。
李斯因其卓越的才华和学识,很快引起了吕不韦的注意和赏识,并得到提拔,任命为郎官。至此,李斯正式进入秦国的政治舞台,并有机会接触到秦王嬴政,从而得以向秦王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见解。
然而,李斯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吕不韦的门客,他的政治理想远不止于此,他有着更高的政治追求,他渴望在乱世中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伟业。因此,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得到秦王的赏识和重用。
终于,在一次机会中,李斯得以向秦王嬴政谏言。他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并指出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李斯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秦王嬴政,也因此让他在秦王面前暂露头角。
公元前237年,当秦王欲驱逐六国客卿时,关键时刻,李斯斗胆上书,撰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成功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令,恢复了被逐客卿的官职。这一事件让李斯名声大噪,不仅提升了他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也让他成为秦国政坛的一颗新星。
李斯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对法家思想的热爱,逐渐赢得秦王的信任和重用,并在秦国迅速崛起,仕途上更是平步青云,成为秦王嬴政的重要谋士。最终,他官至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成为秦国的核心决策者。
在丞相的位置上,李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和领导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策略、制度创新、文化统一和经济统一措施,为秦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法治实施方面,李斯主张“法治”,强调以法律治理国家。他与嬴政共同制定了《秦律》,强调“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统治效率,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项制度的制定,如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等。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和文化融合,提高了秦国的国力,也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奠定了基本格局。
在军事方面,李斯为秦国制定了多项战略,确保了对其他六国的军事优势。另外,他的外交策略也极为高明,通过分化瓦解其他国家的联盟,减轻了秦国的外部压力,为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
李斯的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国两年多年的政治制度。他广泛吸取荀子思想中关于法家思想的部分,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帮助秦始皇治理天下,成功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才能、谋略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为秦国的统一和稳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改革措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可以说,李斯被誉为“千古一相”,实至名归!
然而,虽说李斯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也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是,因为他的过失和错误也直接导致了秦王朝的衰败,成为了历史长卷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同时,因为他的过失和错误也直接导致了其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可以说,李斯的一生就是成就与悲剧交织的传奇。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