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我都会制作一大碗猪油,放着。用来平时炖蛋或做一些特殊的菜需要时备用。
今天早上,正要送恒宝去幼儿园时,肉贩子的三轮车从家门前开过,本来,只是想买点排骨的,但看他放袋子里的猪油很好,于是一起买了。20元一斤,称了袋子里的一半,竟然也有两斤多。排骨么,看看也不多,称出来要52元,算一算,正巧凑一百。
做晚饭前,先把猪油制作出来,恒宝妈正回到家,一进门就自作多情地问,好香呀!老妈你知道我今天要回来吗?
我老实说,不知道。于是笑着问她,香吗?有多香?
讲真,到是女儿的这句话,把我带回到了遥远的童年……
按风俗,老家差不多这冬月尾,或腊月初都要杀年猪了。这年猪为啥杀得那么早?一般的人家都要把整个猪的油用来制作成猪油,吃上一年。老家人就是这样,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吃猪油为主。
至今我还记得,老家人还有种说法,说人若是遇上感冒,吃猪油好得快,吃菜油好得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写到这里,不妨写下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猪油的谜语。谜面是这样说的:一块白石头,落在海里头,只听海螺响,不见白石头。
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过去肯定是好了。只是这杀的年猪,差不多都是由原来的自家喂养来杀的猪,换作了现在是买来杀的。而且老家杀来吃的猪,比现在我所居住的苏州这边的猪要大得多,少说也有三四百斤。
我是远嫁,像吃猪肉这种事,也是遇到过一些有趣的。
先说说我家先生。一九九一年春节第一次与我回老家,第二天赶集,我就带他在镇上去逛街。那时候农贸市场还没有规划,杀猪来卖的人都把猪肉摆在大街路边。而那时候我们苏州这边的情景是,卖猪肉的肉贩子都是开着船去乡下卖。在大街上摆着卖猪肉,兴许先生还是第一次,除了感到好奇之外,当时他对那些又大又肥的猪还产生了畏惧,直嘀咕,这么肥的猪,谁敢吃?
先生这话不假,我们过去经常听到大人们议论谁家猪喂的大?就用手掌来形容。说那猪的膘至少有手掌那么宽。
接着是老家的亲人来苏州这边玩,说,这一两百斤的猪,正在长肉,杀来吃多可惜呀!然后就是嘀咕,这么小的猪,这猪肉也太嫩了吧,没老家的猪肉吃起来香……
记得我的母亲曾说过,大小寒时节制作的猪油最好,吃一年味道都是新鲜的。小时候,娘家装猪油的缸都是专门的,像个小水缸。一年吃到头,差不多猪油吃完了,年就到了。那时候,大人们会预算,看着如果接不上,会作适当的控制。
油渣是个好东西,用刀宰细,可以做汤圆的包心,或就这样放点大葱炒来吃。还可以和老头腐或香干一起炒,摆上桌子就是一道晕菜。总之是不会浪费掉的。
此刻,我听到女儿说香,于是,做了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决定。往年,我把制作出来的油渣宰细,或与猪油放一起,或与痩精肉一起嵌油面筋。这一次,我把它用来和胡萝卜和大葱炒了一盘。还特意放了一个红辣椒,先生与女儿都说,味道不错,吃得津津有味。
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