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看老照片,这倒不是什么怀旧情节。老照片满足我的好奇,给我一些不曾知道的知识并让我感受到一种曾流淌过的人味。 一一程大利《老照片》编审
2O18年,母亲活到101岁后安祥地走了。她是个基督徒,完全按照基督教的方式,不烧香蜡纸烛,不磕头不收礼。牧师来了,给她做了祷告,然后教会的弟兄姊妹给她唱赞美诗,庄重而高雅地送她升到天堂。
母亲比父亲活得更长。父亲是5年前走的,也算高寿。
二姐曾听祖母说过,父亲还在读书时,那时是民国,信迷信的多。家里也请人给他算过命,算命先生说的其中有两句:妻大一岁,九六而善终。祖母说的其它都记不得了,二姐只记得这两句,的确是说准的。
父母相濡以沫70余年,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必然要经历苦难却又能体会到他们蔽护下的充满温情的家庭。所以在离开他们的这些日子里,总会在心头产生剪不断的牵挂,和理还乱的情怀,会常常想起他们赐予的点点滴滴。而每逢想起这些,我总要掏出父母留下的照片,尤其是民国时期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在细细的翻阅中一边品鉴、一边联想,试图以这样的方式穿越到他们民国生活的时光……
父亲民国八年出生于贵阳,祖父凭借先祖的文脉传承和自己事业的开创,在护国路官邸云集中竟独树起书香一门弟,为世人所景仰。伯伯是黄埔六期的,姑姑毕业于女师,轮到父亲高中毕业时,是民国二十六年,祖父请来阿麻照像馆的师付,在花厅前照了张“全家福”。未见过世面父亲是千呼万唤后才出来的,也只願站在最后,总算露了个脸。
也就是这一年,父亲考入了因抗战爆发而内迁到贵阳的大厦大学化学系。本想用一腔热血立志走科学救国的路,可国家伦丧,烽火已燃遍中原,在贵阳后方,他只能和同学一起走到街头,宣传抗日救国,慷之以概。日寇飞机轰炸贵阳,他们自发地组成救护队,在尸横遍地的街头救死扶伤,帮助重建家园。就这样,在抗教结合的艰苦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中,他完成了四年学业。民国三十年,父亲毕业了,获得了学士学位。
那时的贵阳人中,大学毕业的简直是少之又少。看见父亲带上的“博士帽”,全家人都为他骄傲。
母亲是来自千里之外的江苏宜兴,祖辈开创的酱园制作的“和桥豆腐干”早己名扬海外。她是这个家庭的大闺女,从小得到器重,被送到苏洲英华(小学)、振华(中学)读书。这两个学校皆是美国政府利用“庚子赔款”在华办的教会学校。入校后,基督教“爱人如己、与人为善”的教义,在老师每天带领学生的祷告中,已植根于母亲的心灵。那时的母亲,青春焕发,才貌两全,一副受过良好教育、大家闺秀的模样。也是民国二十六年,母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之考取设在上海的东吴大学会计学院。
但母亲却没有父亲这样的幸运。她到上海报到时,“8.13”淞沪会战已爆发。校门上只贴有告示,学校已内迁,叫报到新生前往重庆。天!到千里之外地报到,真是战乱期间什么希奇事都有。母亲只能听从学校安排,同几位新生加入了千里迢迢“逃难”的难民潮。母亲在几十年后看到电视剧《围城》里方鸿渐他们沿途的千辛万苦的情景,她惊呼起来:简直和我们当年一样!那泞泥的烂路、破旧的旅店,拥挤嘲杂的車站,甚至随身携带的旧皮箱,都一样!那几天,她天天守着电视剧看,眼里含着泪花。
己是离开家乡的第二年了,母亲才算到了贵阳。在喧嚣而杂乱的街头,竟会巧遇上她的叔叔唐熬庆一一西南联大的教授。他刚从重庆来,得知母亲要去那儿报到,忙劝阻,说重庆更乱,不如暂在贵阳留下。可以给她找个财政局的工作。这样母亲只好留下。
一切都是缘份。又过一年,举目无亲的母亲转到税务局。工作同事中一个叫孙家骅的同齡人与她相识,俩人很快成闺蜜般朋友。她是我父亲的堂姐,之后竟带母亲认识了在读大学父亲,两人一见钟情。全家人都为父亲能找到这样一位操着吴侬軟语,婷婷玉立的下江人而感到高兴。祖父甚至发话,我们家虽是贵阳土生土长的,但这门婚事要办得洋气些才是。不能丢贵阳人的脸!
在父亲毕业后的第二年,他便与母亲结为伉俪。那场婚事的确办得体体面面。照片寄回宜兴老家后,外公外婆也啧啧不己:贵阳不错呢,女儿嫁了个好家,放得心了。
婚后,他们没有沉浸在恩恩爱爱密月式的生活中,而是完全按照当时提倡的“新生活”方式,搬出孙家大院,自食其力地辛勤工作。父亲凭着他专业知识,曾在炼油厂,水泥厂,中国植物油厂当技术员。毌亲也走出家门,当老师,教英语。这个知识分子的小家庭,虽然辛苦,却很幸福。
民国三十三年,我大姐出生了。以后陆续是我二姐、我、我妹也来到这个人世间。这个家庭变得热闹起来,让人很羡慕。
像片记录着父母生活的足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照片多起来,母亲索性买本像册和一袋像角,将这些照片一一贴到像册里。那本紫红绒像册,约16开大小。里面黑色的底页上,母亲用两两相对的银色相角,将一张张照片镶嵌在上面,格外醒目。像页与像页之间,是薄而透明的纸将它们隔开,予以保护。
母亲一直小心意意地保存着这本像册。因为里面珍藏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民国情结,那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
民国三十八年一个晴朗的夏天,父母带着大姐、二姐和我又到了南明堂,那是我们经常去的公园。在那儿,河边有草地,有人工种植的鲜花,有殿堂,有像迷宫一样的小道,还有立在花园中心的石晷。父亲总爱抱我上去,指着针的阴影,教我认是几点几分。姐姐他们则喜欢跟着萦绕在身边的彩蝶翩翩起舞,一起欢唱着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那无忧无虑的场景,朦胧胧的,一直印在我心里。
也就在那一年的深秋,民国终结了它在贵阳的历史。那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父母,竟并不知道天翻地复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或许,他们从报纸上,广播里知道一些,但与这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有什么关系呢?
此时母亲又怀上了我的弟弟。半年后,这个家庭又增加了新成员。我们成了五姊妹。之后,父母命运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几十年后才知,他们同民国过来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如出一辙一一历尽了人世间坎坷与心酸。
好在,他们都以自身的清白和坦荡挺了过来。又用他们的爱,重新温暖起这个家。
好人长命。父母又一起相携相伴,走过好多年,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事。但他们仍时时怀念着旧时的那充满着青春活力的难忘岁月。那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他们经历的生动故事。
眼下,看着这些属于他们的老照片,总想把父亲的宽厚与仁慈,母亲的美丽与善良,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补记
父母的民国老照片像集能保存到今天,完全是母亲在经历几次政治运动后学到的精明。待父亲终于在“四清”中被纠了出来后。母亲己预感厄运来临,索性把心爱的像册悄悄藏到后花园的花棚里。那是父亲之前搭建的让一些花卉过冬的简易棚子。运动中,父亲无心管理,花硼已破败不堪。所以,我们家被抄时,像册免遭一难。否则,它会成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有力铁证,抄出来,肯定罪加一等!
待父亲反平反昭雪后,母亲才从花棚的台板下取出像册。然而,像册已旧迹斑斑,有几页甚至粘连上了。母亲又花费好些精力,把照片一张一张取出,放入另外的夾。而那紫红绒的像册,也就结束可它的使命。
写于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