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 作者宋默 读书笔记 Day2-part2

Part 2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1.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被带着走;一念消失,知止,如同不动。

世上的人,表面上死因各样,其实,多数都可归结为不知足,不懂得“知止”。如果我们懂得知足、知止,就会少很多的烦恼,身心清静,让自己多活几年是没有问题的。

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他不懂得知足、知止。不知足,无论有多少财富他都会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永远为得不到的发愁;不知止,不懂得见好就收,最后反而连同到手的都一起失去。

禅师的意思是说,无论人有多少欲望,其实每天只需一粥一饭就足够了。就算你是皇帝,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天三顿饭,沩山禅师用“一粥一饭”四个字告诉人们要学会知足。有多有少都一样快乐,这样的人,就是知足。因为知足,内心便充满富足感。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2.知足的人生最富足

法师说:人要少欲。少欲,人的牵挂就没有了,忧虑也没有了,心就安了,人就快乐了。即使你的欲望并不多,但如果时时处于不满足的痛苦状态中,对我们的身心也是有害而无利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知足常乐。知足,并不是要我们没有追求、没有想法、停滞不前,而是不要为欲望暂时的不能满足而感到痛苦,乃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3 十分福气,享受三分

什么是幸福?古人在造字时,就已告诉我们答案了。“幸”字,上方是“土”,下方是钱的符号“¥”;“福”字,左边是“衣”,右上是“一口”,右下是“田”。也就是说,有地、有钱、有衣、有食,而且全家团团圆圆,这就是幸福。

我们总是习惯向上看,和那些比自己过得好的人相比,所以,无论我们拥有多少,都不能令我们幸福。如果我们能够低下头,看一看那些比自己拥有更少的人,就会知道自己何其幸福。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那么,即使我们身陷困境,也会感到幸福。因为,拥有生命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4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好处

人生不可贪,如果你的人生中有清茶可以喝,那是极好的事,但如果只有白开水,那也是很幸福的。只要我们心中能够惜福,无论咸也好、淡也罢,都能够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特别的滋味。

 5 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弘一法师提倡人们过俭朴的生活,在法师看来,一个人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都应该过俭朴的生活。尤其是富裕的人,最容易过奢华的生活,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富裕之后依然过俭朴的生活,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俭朴生活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过苦行僧的生活,弘一法师只是主张人们不要浪费,不要追求那些超出生活需要本身的奢华生活。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不懂得幸福为何物的人。

他们只能通过不断的消费才能让自己感到有所寄托,内心随着物欲的横流而越发空虚。所以,我们要学会惜福,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我们对欲望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地感知生活的幸福。

 ------来自微信读书

虽然我们离法师的修行道行相差很远,但是珍惜眼前的幸福,过大道至简的生活,我们还是可以去努力实现的,知足者常乐,凡事尽力而为不要去强求,不要自寻烦恼,要好好感知当下的每一天,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每天快乐生活,活出生命的本真,而不要因为所谓的目标,总在匆匆赶路,想做的事情总在等以后,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也无法确定,让我们一起享受现在当下的美好生活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