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这张工具卡时,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家里是否有对孩子隔空喊话的时候吗?效果如何?
每个家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种情形时,那基本上都是无效的喊话,而且有时会激起自己更高的嗓门,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双方有情绪的情形。大家可以回忆在自己家长中有没有这种情况。
为什么要看着孩子的眼睛?
1、感知大于事实
家长不要小看孩子的每个事情,也许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儿,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大事儿,与孩子交流,我们100%的重视,拿出尊重和聆听,让孩子感受到这份重视,孩子的感觉比孩子要说的事情还重要。
2、孩子需要被重视
孩子和家长互动时,很在乎家长对自己是否真的重视,你如果在忙着别的事情,答应他,孩子会认为你在敷衍他、不尊重他。时间久了,他会认为你做的事儿比他重要,他会做出怪异的行为,也有可能是破坏性的行为来表示不满,或者引起你的重视。
所谓尊重是相互的,重视也是相互的,家长有多重视,孩子就有多重视,所以在交流之前,先用眼睛让彼此连接,有了情感的连接,沟通事情不再是难事。
看着孩子的眼睛的注意事项
1、一心一意: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
2、平等平视:如果我们比孩子高,可以半蹲或坐下来,和孩子平视,不会让孩子感到压迫感。
任何一个工具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会事半功倍。试想,当我们看着孩子的眼睛并说出我们注意到/看到的事情时,孩子的感受会是怎么样的?
教育孩子并不是需要多么高深莫测的道理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在每一个接触、沟通交流的当下,可以怀着一颗爱心、做出温柔的动作,说出温暖的话语,让孩子感觉好,然后做的更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