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国酒茅台”这四个字,喊出来掷地有声,它裹挟着全体国人浓厚深沉的民族情感,熠熠生辉。在大众认知里,茅台早就超脱了普通白酒的范畴,它是宴会桌上的“外交明星”,是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那些为国家荣耀铭刻的纪念酒,无论是2010年闪耀世博的纪念款,伴随神舟飞天的2003年特制酒,亦或是铭刻奥运辉煌的2008年奥运纪念版,都像是勋章,赋予茅台别样的荣光,彼时,茅台领导层珍视这份国民厚爱,也让品牌与家国荣耀深度捆绑。
时移世易,如今的贵州茅台酒,却悄然褪去光环,回归成市场货架上一款普通白酒。不可否认,品质依旧是行业顶尖,可那份与民众紧密相依的亲近感,却消失殆尽。价格一骑绝尘,营销话术日益商业,少了触动人心的家国叙事,像是切断了和往昔拥趸情感连接的纽带。
茅台的“下凡”,是市场选择,也是自我定位的变迁。资本逐利下,高端产品线不断拓展,产量攀升,却稀释了稀缺感;当情怀不再是营销底色,茅台在大众语境里,也就从“国民记忆”沦为偶尔被提及的昂贵酒品,徒留品质孤峰,却没了烟火人间的热闹。它该警醒,品质是骨,民众情怀是血,失了后者,路只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