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换的八个着力点
一一着力点之一:作业、考试命题设计的导向性改革
高中招考试走向是中小学教学改革指挥棒,对中小学教学起着导向作用。编制高中招试题时如何体现学科素养,考岀核心素养,是急需破解的焦点问题。
当前状况是多数一线教师就是进行传统的作业、考试命题,其相关素养也非常欠缺,何况要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考试命题,难度可想而知!
阅读余文森先生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雷玲主编的《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至少给我们两点启迪:
一是让一线教师对全面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编制理论有个全面系统学习、实践。
试题的命制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个方面,立意是试题的考察的目的,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
余文森先生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为命题立意、情境的创设、试题的设问提出了如下基本主张:
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三大重心转移。从关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学科知识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学科问题的解决; 从关注对书本知识理解、复制、反应到关注个人对知识的建构、解读、感悟; 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同时提出了如下新的命题指导思想:教师和命题人员要准确把握核心核心素养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制订系统明确的评价目标,要充分认识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时评价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深入理解学业质量标准与不同课程内容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业要求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明确的评价目标和表现预期。着力改变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知识点掌握水平为标准划分依据和表达方式的学业质量观,树立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学业质量观。
对情境创没要求是: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情境。情景要实现生活问题与学科问题、原始问题与课本问题的统一。核心素养的考试和评价题目应来自真实生活而不是凭空想象。好的试题情境在内容上应该是学科性和生活性的有机统一。真情境是问题的真正来源,假情境只是问题的外套。好的情境在形式上应该是语言简洁、表述有趣、结构新颖的。比如近年来高考命题在情境创设上显示了两大走向或特点。第一创新试题情境设计,着重考查信息处理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文字描述的方式,通过表格、图片、漫画等形式,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增强试题材料的友好度,注重考查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整理等能力。第二,试题素材紧密联系实际,突出考查应用能力。命题注重将学科基本规律与科学研究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突出考查学应用学科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试题设问基本要求:问题不仅是素养形成的载体,也是素养测评的载体。人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只能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好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灵活,只靠死记硬背和一般理解是回答不了的; 第二,能够反映学科本质,涉及对学科观念、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方式以及学科精神、学科文化的领悟和理解; 第三,开放,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回答。
立意的方向性和层次性,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科性,设问的思维性和开放性,是命题走向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要求。为此在学业评价、试题编制方面,借鉴、尊重专家意见,可以根据(跨)学科素养描述不同等级水平,根据水平设计不同类型试题:一是体现真实生活情境的创意与结构化设计,二是涵盖系列推理链和能力,三是形式多样化,体现不同能力的多重组合。
二是让教师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让教师对作业进行作业任务、作业设计意图分析,作业内容指向、作业类型陈述说明,作业评价指标达成度反馈。
浙江省台州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李彩娟《作业设计要基于任务学习》一文中提出了二分析、一说明、一考核的实践引领策略。
作业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既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设计技术。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任务分析”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技术,旨在揭示作业目标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以及使这些能力或倾向习得的有效条件。
学生学习的最后结果被称为终点能力或倾向,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称之为终点行为。用这种预期的终点行为陈述的学习结果即终点目标。任务分析起点一般是从这种终点目标开始。将学习任务分析应用到作业设计中,作业任务分析的起点指向的终点目标就是作业目标,即我们平时说的作业意图。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作业前首先要很明确,你设计该作业的意图是什么,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明确。接着要清楚达成这个作业目标所需要的有效条件有哪些。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作业必须关注学生的起点能力和倾向,包括原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关注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为达成终点目标而预先需要掌握的相关的辅助知识、技能、兴趣、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体验等; 关注完成作业的外部条件,如学生达成目标的场合、背景,以及帮助学生达成作业目标的作业类型指向、作业形式选择和作业评价指标等。
作业设计意图分析。作业设计意图分析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作计作业前,对设计本作业的目标及设计的出发点都很明确。作业设计意图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设计”的问题,一般包括: (1) 作业的出发点; (2) 作业题关注学生获得的终极目标以及为达成终极目标而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 (3)该设计特色与优势。
同时要对作业内容指向、作业类型陈述说明。
传统的作业评价指标更多的只是关注完成与否,对与错,没有介于对与错中间的答案,或者是超越对或错的回答。基于任务学习的角度思考,我们觉得至少有三个作业评价指标是不可忽视的(1)设计意图是否明确;2) 作业是否有效:(3) 作业的难易度。因此还要依照命题评价指标进行效度反馈。
总之,各级教研员要研发利于核心素养考察的高中招试题,一线教师也要关注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科素养考察。只有这样,考试与评价才能助核心素养教学转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