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算是把《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完了,这本书拖的时间可是不比《雪国》短,这本书是我向季明琦借的,同一时间我还借给了她《圣女的救济》,或许是因为她喜欢看推理小说或者其他,她早早就把书还跟我了,其实当时心里还有点想是不是该还书了,但一直没看完,也就没还,终于是看完了,但书烂了好多,到时候给她再买本新的吧,希望季本人不会介意。今天本来是想在一家咖啡店里完成书摘工作的,但,那家店我还是想吐槽一下,猫咪感觉像是流浪猫,我要了一杯意式浓缩,然后,我拿到了半杯兑水的咖啡 *-*,原来那家店人少是有原因的,但我明天想去北美那家喵+,他家真不错,咖啡师也好帅呀,但,最近真是没钱了啊。
今天下午算是把这本书看完了,然后去咖啡店里又翻了一遍,不过咖啡店真的有点吵,以至于第二遍没什么进展,回家之后又大致翻了一遍(这句话其实说不说都一样),这本书大致讲了一个16岁的美国男孩因为不想上学而离家出走,游荡于纽约街头的时候经历了一些他喜欢或者厌恶的人或事,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许这也是作者的理想),然而还是迫于现实,这只能成为一个理想。
这本书的作者叫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直不太喜欢西方文学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名字都好长好难记,作者也不例外),他从小便生活在一个环境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从商,15岁到军事学校读书,按现在的话应该算是一个有规有矩,家境富裕,长相英俊的风流公子了,但是这个人生活习惯很怪癖,或者说比较喜欢隐士风,不喜欢虚假风气,因为在这本书里处处都体现了人们的矫揉造作以及主人公霍林顿对他们的厌恶之情。在网上查了一下书的写作和出版背景,发现作者是在美国二战后写的这本书,并且出版是在1951年。
二战前的美国,经历了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后被罗斯福新政所挽救。虽说是一次经济危机,但是美国经济感觉属于基数很稳的那种,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因为人们经历经济危机之后就会非常惧怕它的再次到来,就会想办法去使他不再到来,我认为美国经济的这种防御行为体现在二战期间,美国经济不败反升,其源于美国军火生意较发达,毕竟二战,全世界都需要军火供给, 全世界也都在积极生产军火,但军火产量最大的国家有三个,美国,德国和苏联,然后就是一些欧洲的小国家,至于为什么没有中国,在最初国民党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国民党的军火大部分便全是靠苏联进口(从捷克和其他国家进口得也不少),二战中国国民党算是主力军了,但武器也是靠进口,共产党的话可以算是山大王,武器嘛。。。你懂得。但是都是二战参战国,也都有武器输送,但为什么美国经济会空前繁荣呢?德国毕竟是德意志联邦的主心骨,也是有希特勒这个天才在,不发达才怪,但毕竟最后是战败国,气势上和各种赔款也是给这个国家赔了不少,至于美苏之间,苏联武器说白了质量真心不咋地,即使他开始搜刮百姓,而且武器生产的原料大部分还是从美国进口的。美国一方面卖原料,一方面卖武器,还是在保证人民生活基础的情况下,可以说赚了个体盆满钵,最后又是二战战胜国,更加促进其经济的繁荣。
饱暖思淫欲,人如此,国家也不例外,那时美国经济繁荣,作为经济大省的纽约更是这样,所以人们就会开始各种注重形式和外在,但我觉得作者应该属于在富裕的家庭生活惯了,就会对这些很不感冒,甚至会有一些些反感,所以写完这本书之后才会有隐退的打算,而书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叛逆的性格,可以说是优越家境和军校碰撞的产物。
1951年出版后,这本书受到很多人尤其是美国青少年的欢迎,二战后美国青年被称为“堕落的一代”,比如嬉皮士的出现,我觉得这本书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有一种说法是中美两国差距在50到60年,也就是说可以拿那时候的美国类比21世纪的中国。但是就像是现在的“90后”,虽说之前被大家说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但事实说明,90后可以算是成功的一代。那时候的美国青年虽说是略不堪,但也不缺优秀人才,至于后面的嬉皮士风,它在音乐上的造诣是不可磨灭的,至于早孕和吸毒,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算是鼻祖,怪不得说他对之后美国的思想潮流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看到一些小故事,说是有一些谋杀犯是看了这本书才有了杀机的,从这方面来说,这本书真心影响不太好,但也不能否认它的确为之后美国开放包容的思潮做出的贡献。
我其实读完这本书之后没啥特别大的感触,或许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吧,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的男生称它为小黄书,一是因为书皮是黄色的,而是因为内容的确够黄够脏,如果我现在还在徐沟读高中,然后看到这么一本充满“反动”理念的名著,我想我也是会兴奋的,就像当时看到批判应试教育的一些文章或者什么的,总觉得浑身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或许这本书在当时美国少年的心中也是一个批判自己不喜欢的教育的工具吧。然而我现在看了之后,对于大体内容真没看出什么来,觉得男主逃学的行为就是小儿科,好好学习不好嘛,但里面一些小思想或者小内容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