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三月,草长莺飞,时光大好,我们参加了2020新教师的专题培训,用学习来点缀阳光明媚的春天。
本次培训的专题是班级建设能力的提升课程,为我们作报告的是知名教育专家杨雪梅老师、陈骞老师,还有优秀青年班主任范芮宁老师和刘涛老师。老师们的报告兼具实用性和幽默性,把建设班级的一些宝贵经验倾囊相授,一整天的学习使我收获满满。
首先作分享报告的是杨雪梅老师。杨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提到班级,我们往往第一反应是“班级管理”,但是杨老师却独辟蹊径,提出了班级建设。诚然,“管理”一词冷冰冰的,没有温度可言,而“建设”却让班级更像一个大家庭,充满了成长的活力。
杨老师说,作为班主任,不能一次次感慨和追问,要多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接着杨老师从“家校关系、心灵壁垒、育人氛围、班主任自身”这四个建设层面向我们分享她的教育心得。在家校合作上,要用智慧去合作。班主任要想让家长们配合,首先得先回和家长沟通,比如在沟通时,把对孩子的目标明确化、要求具体化,这样才能切实可行;在沟通时多用咱们、我们,少用你的···这样可以拉近和家长的心灵距离,减少沟通的壁垒;在对家长和孩子提出要求时,要提小目标、小步骤,这样更易操作实施;老师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从家庭中去追补成长背后的营养缺失。在心灵壁垒建设方面,作为老师一定要审慎而行。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要多发现和表扬好的一面,用优点引领学生的成长;我们的教育是要呵护心灵,关注成长,而不是拼分数的高低;有时候成长的心就是一根根脆弱而纤细的弦,需要我们轻柔地抚摸和波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孩子成长中敏感的心。在渔人氛围建设方面,班主任需要用专业去构建。比如现代学生们往往都有沉迷网络的情况,教师要向网络借力助推成长,把网络这把双刃剑引向好的一面;其次还要量化打造班级文化,要投学生所好,基于学生的共性来关照学生的差异,努力用故事丰盈情感,以活动强健心理,班级文化是有温度的。在班主任自身建设上,作为老师更是要时刻学习,学习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知识和理念,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
陈骞老师的分享是针对班主任工作的,作为一个新新班主任,在惊叹陈老师经验丰富的同时,深感自己的不足。陈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关系·对话·成长,陈老师提到的当班主任不应该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备课,反而应该因为更了解学生所以备课时更加注意备学生才是,这一点我在平时做得很不足,经过陈老师的引导,我在以后的备课中要更加注意面向学生。陈老师的“盯班是为了不盯班”也使我深受启发,盯班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盯班才是有效盯班?盯班发现的问题如何处理?这都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去实践和反思。
范芮宁老师和刘涛老师作为优秀班主任分享了他们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经验,两位老师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当两位老师精心制作的班级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时,全场的老师全神贯注地观看,视频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阵阵的掌声。
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很珍惜和感谢能有这次学习机会。如果想教育出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现在距离优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成为优秀教师之前我必须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班级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杨老师讲的很多她和学生相处的例子也让我认识到,和学生相处、和家长相处这门学问有多么深奥,不仅是一门学问,它更是一门艺术。在平常的班级生活中,我的目光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多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给他们正面的引导,多些鼓励和夸奖,少些讽刺和批评。陈骞老师的分享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包括与学生、各科老师、其他班级的关系该如何处理,盯班的艺术,如何用家校本让学生敞开心扉等。范老师和刘老师的分享使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提亮,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在尊重的基础上成全。
最后,我想用杨雪梅老师的话总结这次学习:心若想动,任何困难都不会是借口;心若不动,所有风向都不会是顺风。成长路漫漫,不断地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