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是父母》
第一章: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原型。
亲子关系的本质:
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亲子关系的研究重心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但教练是父母所关注的亲子关系不仅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还要研究父母和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亲子关系最少涉及三代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亲子关系是孩子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原型呢?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能量视角和环境视角。
能量视角:每个人的生命能量是有男性的阳性能量和女性的阴性能量组成。所以每个孩子都是阴阳相合的能量体。
孩子的阳性能量来自父亲,阳性能量表现为勇敢,敢于冒险,有信心,具有攻击性一,果断独立,有雄心壮志,逻辑思维能力强,由于挑战自己。孩子的阴性能量来自母亲,阴性能量表现为有爱心,柔软,慈悲,有创造力,情感丰沛,温暖,细心。包容。
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直接决定了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小练习:
你可以根据提示来完成自我探索,进一步觉察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模式。
一,你和哪部分能量的关系是顺畅的?
二,你和父亲,母亲哪一方更亲近?
三,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更倾向于向谁寻求支持和爱?
环境视角:我们做父母的方式其实都是从自己父母那里学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被养育,也多半会以同样的方式养育孩子。因此,我们在与孩子互动时,常常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无意识的照搬,我们一边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烙印,一边又将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一代代延续下去。第二种是拼命的补偿。我们会将自己给父母互动时的遗憾强加于孩子身上。这样就会出现父母的营养不良,孩子的营养过剩的现状。
我们有意识去修复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发展更健康,还对孩子的一生有着积极的影响。父母的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亲子关系的特征:
亲子关系是指向分离的关系:孩子离开母亲的子宫,是亲子关系的第一次分离。父母要给予孩子有支持力的分离源于两个根基:爱和人格成长。爱和人格成长,在父母养育实践中缺一不可。
亲子关系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依据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表现,而是依据孩子离开父母后在外在外在环境中的表现。
亲子关系是一种心灵契约: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天然的与父母形成这种独特的关系。所以亲子关系是一种心理契约。要想建立好的亲子的关系。父母不仅需要满足孩子的生存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而且心理需求是更重要的。
早年心理营养喂饱一生:弗洛伊德认为六岁以后没有新鲜事。孩子的心灵在六岁以前是完全打开的状态,外界向他植入什么信息,他就接受什么信息。这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在六岁前所接触和吸收的心理营养构成了整个人格的原形,而心里营养是不良还是富足,主要取决于亲自关系的好坏。因此,我们一直强调,亲子关系是孩子未来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原型。
最好的心理营养是什么?是爱。更直观来说,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有爱的,温暖的,支持性的环境,所以一个家庭的味道是非常重要。
小练习:
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来回味自己家庭的味道:哪出一张纸,根据你的直觉,用3到5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家的味道。
一个家庭的味道,除了需要父母用心经营外,还跟父母的人格状态相关。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孩子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三个标准入手,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一,孩子的人格健全程度。
二,孩子的生命能量状态。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
三,孩子的价值观。想要孩子树力七及正校的价直观,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其实父母不需要给孩子讲什么人生大道理,只要他们经营出来的家庭氛围是温暖的,遇到冲突的时候也能和谐冷静的协商化解,那孩子的心灵一定会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