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减重
黄疸 脐炎 湿疹 尿布疹 攒肚子 肠胀气 肠绞痛 急性肠套叠腹股沟疝 栗粒疹 大便 便秘 鹅口疮 鼻炎 中耳淡 急诊 佝偻病 肠胀气/肠绞痛
表现:爆发性、痛苦的、无法安抚的哭叫,情绪不佳,身体扭动或是尖叫,晚上哭声尤其激烈或持久睡不安稳,经常夜醒。
护理应对:
A、不要慌,给客户讲清楚,安慰妈妈,必要时就医确诊。
B、1妈妈的食物减少产气的
2不喂的过饱
3变换抱姿/安抚
C、警惕肠套叠就医(伴有呕吐,且排黑色黏液血便)
腹股沟疝
表现:宝宝的腹股沟区顶出一个小的包块,或者
是阴囊变大。
应对:就医儿腹股沟疝
粟粒疹
表现:新生儿粟粒疹时由于皮脂腺堆积形成,表现为针尖样、黄白色的小丘疹,多见于鼻尖、鼻翼、面额、下巴等处。一般不需要治疗,注意保持皮肤清洁,脱皮后会自行消退。
大便应对:
看医生确诊,护理上要警惕婴儿脱水,注意宝宝体重增长情况。
母乳性腹泻:乳糖酶不耐受;受热也是一种;
决定大便颜色的因素
大便是什么?
粪便主要成分包括:水、细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变形蛋白质、无机物、脂肪、食物纤维和消化液,大便的颜色主要由食勿颜色、类型消化液和细菌等多种因素决定。
宝宝绿便是受惊引起的?
婴幼儿偶尔出现绿色大便其实是正常的,不过是大便中消化酶/液中胆汁比例升高引起的,而这一比例的升高很多时候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宝宝绿便的原因与护理:
1-肠蠕动未形成明显节律。婴幼儿有时肠蠕动加快,食物、胆汁未得到充分混合和消化,导致胆汁相对过量或者绿色蔬菜未及时消化。
2-婴幼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所以胆汁中的胆红素未能时转化为尿胆原和粪胆原,这两种物质是大便呈黄色/棕黄色的主要原因。在缺乏这两种主要色素的情况下,大便会因其他色素的比例变化而出现颜色变化。
3-婴幼儿胆汁分泌未形成节律和胆囊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成人的胆汁分泌是会根据饮食结构和时间来进行调整的,而婴幼儿由于进食次数多、进食不规律、神经反馈不成熟等,导致胆汁分泌不规律,时多时少,同时成人胆囊有一个叫“括约肌”的类似“阀门”,可以调节胆汁的分泌,婴幼儿这个“阀门”发育不成熟,有时会引起胆汁分泌过多。”
胃的括约肌是贲门(连接食道)(未发育成熟)与幽门(连接肠道)
所以婴幼儿的大便偶尔出现绿色也是正常的,无需过分紧张,继续正常喂养,观察进食情况,轻轻按摩腹部等,都是家长在家就能做到的。
注意警惕:如果持续的绿色大便,而且伴有大便次数增多,稀烂甚至是水样便,可能宝宝存在肠道感染,肠道消化酶严重减少/乳糖酶缺乏症,炎性肠病的,需要及时就诊,由医生来判断病情和诊治。
备注:逆时针适合腹泻严重人群;
便秘表现:
大便又千又硬、宝宝排便困难、伴随哭闹
应对:
1、母乳宝宝便秘可能性小
2、六个月以上婴儿,可以喂西梅或梨(香蕉不能治便秘)
3、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开塞露(不要自己用偏方,如肥皂)
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致病。之所以常见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妈妈的乳头等途径感染所致。口腔脸颊部,唇内、舌、上颚和咽部黏膜粘附着乳白色斑点,开始一小片,慢慢融合成一大片,有时会有疼痛感,烦躁或易怒以及喂食困难,这就是新生儿鹅口疮。
鹅口疮应对:
母乳喂养注重乳房卫生,喂奶前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奶瓶、奶具保持干爽清洁、煮沸消毒。看医生确诊,拒绝用偏方(母乳宝宝要和妈妈同时用药)。
过敏性鼻炎症状表现:
鼻塞,遇到冷空气时会打喷嚏,经常会流鼻涕,伴有鼻子痒、眼睛痒和流泪的症状,表现为反反复复搓揉鼻子。
应对:
1、注意保持鼻腔卫生不要用手抠鼻子。
2、严禁食用油腻辛辣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
3、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而引发孩子鼻腔产生不适症,房间增加加湿气。
4、严重者及时犹医。
中耳炎症状表现:
发生炎症一侧的耳朵附近有头部剧痛,由于耳内疼痛,孩子会用手抓挠耳朵,不肯吃东西、哭闹、入睡困难。
表现:发烧-体温37.8到40度-流黄、白色或有
血迹的液体。
应对:
1、洗头洗澡注意保护耳朵,防止污水流入耳内发生感染。
2、喂奶时不要让孩子平躺,奶嘴孔不要太大、以防孩子呛奶、奶液进入耳朵。
婴幼儿急诊表现:
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传染性疾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5度以上,持续3—7天,在体温消退的同时,全身出现略带桃红色的斑疹或者略高于皮肤表面的丘疹。红疹主要密集于躯干部位,面部和四肢也会有稀疏分布。
应对护理:出疹24小时内基本会出完,3天自然隐退,不留痕迹、让宝宝多喝水,补足水分,体温过高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服用退热药。急诊是传染类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易侵犯6个月到2岁的宝宝。平时保挂良的卫生惯可减少急讼的发生。
佝偻病
表现:汗多、夜惊、枕秃、肋骨外翻、出牙迟等都可能是佝偻病的表现。引起佝偻病的原因可能是缺钙,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或者两者都缺。佝偻病主要见于发育快速时期的婴儿。建议:预防佝偻病应该从孕期就开始,出了要补充钙以外,每天多晒太阳或者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
红臀
病因:新生儿臀红是因为没有经常保持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而造成的。由于臀部接触湿尿布的时间较长,而尿液、大便对皮肤均有较强的剌激作用,再加上新生儿皮肤嫩,很容易发生红臀。
预防处理:
1、注意保持臀部干燥,尿湿后应及时更换。新生儿尿布要选用细软、透气性好,吸水性好的面料制作。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否则不利于湿热的散发,极易引起或加重臀红。为防止尿布侵湿被褥,尿布下面可垫小棉垫或小布垫,夏季室温较高时可将婴儿的臀部完全裸露,使其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2、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
(1)每次换下的尿布应存放在固定的容器中,不可随地乱丢。
(2)只有尿液的尿布可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再用开水烫一下。
(3)如果尿布上有粪便,可用专用的刷子将粪便除去,然后放入清水中用中性肥皂进行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几遍,最后为了保持尿布的清洁柔软,所有的尿布洗净后都需要用开水浸泡。
3、尿布清洗后要放在阳光下充分的暴晒,以达到除菌的目的。若是阴天可在室内晾干,或用熨斗烫干,这样既可以消毒,又可以去掉湿气,宝宝用时会感到很舒服。
4、洗干净的尿布要叠放整齐,分类放置,随时备用。同时需要注意防尘和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