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
五月底我走了一趟紧凑的“城市行”,从扬州出发,到镇江、上海、宁波再回来仅用了两天时间。在活动会上见到线上交流近一年的小伙伴们,愉快充实的心情无以言表,更重要的见到了此行我最想见的人,从香港赶来的四班班长郦无悔。
无悔班长是知名医药大学本硕连读的学霸,一年读300本书的认知牛人,大家都喜欢称她为移动的图书馆。在她的引领下,我们四班在认知的世界嗷嗷成长。在去宁波见蔡叔的路上,我能够有机会单独和班班一起探讨学习。在别人选择打游戏或睡觉的时候,我们沟通三个小时没一句废话没一分钟休息,这种专注产生心流的体验很过瘾。对于我的家庭问题,班班提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强烈推荐我看一看。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非常简单。当初还以为涉及哲学心理类,又是班班推荐的就会生涩难懂些。看完之后就像有凉水将我脑袋里某处的混沌浇醒,简单却那么深刻,让我体会到什么是醍醐灌顶了。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德勒常被人误以为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其实二者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与仰慕弗洛伊德的荣格不一样,阿德勒因观点与其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后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这本书为日本人所写,语言易读,采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带着我们一步步走进阿德勒的思想世界。这比直接看阿德勒的文字要容易理解得多,所以这书可以称作简单版的阿德勒心理学科普书。
有了对比,弗洛伊德式心理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变得传统起来。因为它更偏重于解释我们现在的一切行为在当初是如何受影响形成,导致了现在怎样的后果。这种“精神创伤说”就是变相的决定论,容易引导大家形成受害者心智模式。比如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问题,大家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理所当然觉得如果不是当初怎样现在的自己会更加优秀。
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不影响今后人生如何度过,我们给这段经历赋予的意义是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于“原因论”,把它作为心安理得不进步的借口,我们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但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改变。虽然这已是100年前的思想,现在看它也很积极,在当时很有前瞻性。
之前有看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阿德勒认为,生命的意义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生的三大课题“婚姻”、“职业”和“人际关系”的解决程度,他在里面表达了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合作。《被讨厌的勇气》作者之一古贺史健很好的传达了他的思想:人跟人之间最完美的关系应是“和而不同”,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不是为了与谁竞争,而在于用自卑感(自卑感与自卑情结是两个概念)激励和精进自己。如果选择竞争模式,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拿来与自己比较,都是自己的“敌人”, 一旦陷入“竞争怪圈”,自卑情结很容易产生,会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是自己的失败,也无法真诚的祝福别人。
健全的自卑感会把别人的优秀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不与别人比较,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当产生自卑感的时候,会采取积极进取的行动去达成。但自卑情结却会导致另一个极端——“优越情结”,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恋”“自负”,所以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他一定是个自卑的人。
有点颠覆我观点的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不同却平等”的原则,阿德勒反对一切关系中的“批评和表扬”。比如家庭教育中的“赏罚教育”,所有父母理所当然觉得这是最正常不过的教育方式,特别是“赏”。阿德勒却不这么想,他的立场是,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同一件事为什么别人做了你不表扬孩子却表扬很棒?这种行为的背后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评价”, “通过这个行为来操纵对方满足自己需要”的隐性动机,这样的关系中的被表扬的对象实质已经被植入“我没有能力”的信念,以后也会形成 “以满足他人认可”的行为模式。但如果用“谢谢”“帮了我大忙”之类喜悦表达方式来代替,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对别人有贡献价值。这种价值感更容易产生‘’共同体感觉‘’。
作者在书中不仅深入浅出分析了种种烦恼的根源,也提出相应的对策: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是我,你是你,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 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此,不管父母与子女,老师学生,还是上级下级,我们必须“这是谁的课题” 出发,不要试图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有的父母总是说着“为你好”强迫你做他们喜欢你不喜欢的事,到底还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面子或支配欲。
“共同体感觉”是将他人看作伙伴能够从中间看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可以小到“我和你”,也可以大到整个宇宙。可以通过“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 “他者信赖”(这里注意是信赖不是信用,信用是基于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不是“我能给这人什么”) 、“他者贡献”来建立。
现在的我们,虽已脱离远古时期部落群居式生活,但仍然追求强烈的群体安全感。我们很努力的生活,为了体面拼命挣钱,给孩子买学区房,报各种兴趣班,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去做,而是随大众之流。我们害怕落于人后,别人做什么我们也要抓紧赶上,过于追求安全感却让我们就慢慢处于不幸福的状态。我们不停地为了那个我们大脑里面制造的那个幸福的点的到来而忙碌。
我们所认为的,以后就好了,真的有那个以后吗?也许只是我们的大脑为逃避当下找了个让自己舒服的借口罢了。
很多人现在走的人生其实是种潜在性人生,以后怎么样,真的不知道,作者把这称为线性人生,一条线按部就班只为了某个点,如果这个点不成功,我们就给自己打上Loser的标签。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一场病,一个意外,一切都会戛然而止。
“聚焦此刻”是认真活好当下,过好“此时此刻”的每个刹那。因此不管什么时候结束不会遗憾。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是成点的连续,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这就是现实性人生。
登山不一定登上山顶了才叫登山,经历出发的欣喜,沿涂欣赏的美景,不到山顶这样的体验也好。用“给孩子买学区房是对他很好的助力,是对我来说不错的决定”这样的思维来代替“我这么辛苦赚钱供你上学你就得努力考上好学校”,用“我对英语很感兴趣,我要学好它”来代替“他们说以后出来做外事待遇特别好”,是不是更有幸福感?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幸福,而是缺乏勇气,你愿意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