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而炼字、炼句、炼篇、炼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应该怎么进行有效是训练呢?
一、炼字,是写作的基石。
一个精准的字,能瞬间点亮整个句子,往往能使整个句子乃至篇章焕发出独特魅力。在当代散文中,常常能看到作者们对字词的精挑细选,即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例如,作者对动词的精心锤炼。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流动感。比如,毕淑敏的散文为例,她在描述风景时写道:“风在林间穿梭,叶在风中舞蹈。”这里的“穿梭”和“舞蹈”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风的灵动和叶的活泼。
炼字需要注意避免生僻字的滥用,要以通俗易懂又能准确传达情感和意境的字为首选,力求用常见字表达出独特的意境。主要有三大功用:
1.追求精准。字的选择要精确无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心中所想。毕飞宇在《推拿》中写道:“时间这东西真不是东西。”一个“东西”与“不是东西”,将对时间复杂的感受表达得精准而独特。
2.凸显形象。让字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瞬间在脑海中勾勒出具体的形象。例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雪”这个字,给人以清冷、寂静之感。
3.注入情感。赋予字以情感色彩,使之饱含作者的喜怒哀乐。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些字眼,透露出岁月的无情和沧桑,满是作者的感慨。
二、炼句,则是在炼字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一个精彩的句子,能够像一把利剑,直刺读者的心灵。需要注重句式的变化,长短句结合,增强节奏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余秋雨的散文中,常常运用排比句来增强气势,“历史是一种沉重,文化是一种沉淀,文明是一种传承。”朗朗上口,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炼句要求我们对句子的结构、长度、节奏等进行精心设计。长句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句子:“这是一种多么壮阔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磅礴的力量,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思索。”通过排比的长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短句则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像汪曾祺的散文:“天,蓝得发暗。云,白得耀眼。”
一个优美的句子,不仅字词精准,还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它可以是简洁明了,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可以是繁复华丽,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常有这样精彩的句子:“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通过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成熟的特质。
炼句时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和逻辑连贯,避免语法错误。主要有三大方式方法:
1.简洁明快。句子要简洁有力,避免冗长拖沓。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简洁的语句,却传递出深厚的文化感慨。
2.韵律和谐。注意句子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张晓风在《春之怀古》中写道:“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排比的句式,富有韵律之美。
3.善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让句子生动鲜活。如林清玄在《温一壶月光下酒》中说:“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把月光比作可温的酒,新奇而美妙。
三、炼篇,是对整篇文章结构的精心布局。
好的篇章结构,应该像一座设计精巧的建筑,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开头要引人入胜,如奇峰突起,抓住读者的眼球;中间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结尾则要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篇章,开头引人入胜,中间跌宕起伏,结尾余音绕梁。就像一篇乐章,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谷。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开头以“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简洁而直接的方式引入,就为整篇文章奠定深沉而厚重的基调,然后通过回忆和思考,对自己与母亲的回忆和思考,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逐步展开对生命的探讨,结尾则以“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给人留下无尽的思索。
炼篇首先要注重开头。好的开头能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的开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开头充满悬念,引人入胜。
结尾也至关重要,好的结尾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张晓风的《敬畏生命》结尾:“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令人回味无穷。
炼篇时要注意,整体风格的统一,避免突兀和不协调。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逻辑,文章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主要有三大风格:
1.脉络清晰。篇章要有明确的线索或逻辑顺序,使读者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比如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以在阿勒泰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条理清晰。
2.详略得当。重要的部分详细描写,次要的部分简略带过,突出重点。像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于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重点描绘,而对于一些普通的日常则一笔带过。
3.过渡自然。段落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流畅,不突兀。例如鲍尔吉·原野的《针》,从描写针的外观过渡到对母亲用针缝补衣物的回忆,过渡自然,情感真挚。
四、炼意,是写作的灵魂所在。
炼意是要使文章的主题深刻、独特、富有内涵。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深刻的立意,即使文字再优美,也只是空洞的华丽辞藻堆砌。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触动读者的内心。
炼意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主要有三大向度:
1.立意新颖。要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避免陈词滥调。
2.深度挖掘。透过表面现象,挖掘背后的深层意义。
3.情感共鸣。文章的意旨要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五、炼字、炼句、炼篇、炼意
在当代散文中,作者们对“炼字、炼句、炼篇、炼意”的精彩运用。比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柳絮飘飞的场景,“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这里的“碰撞”“豪华”“奢侈”“不计成本”等字词的运用,精准而有力;整个句子富有感染力;篇章结构上,由眼前的景象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层层深入;立意上,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令人深思。
再如林清玄的散文,他常常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句子打动读者,“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一个简单的句子,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在篇章上,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展现出宏大的人生主题;立意上,总是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六、方式方法
1.反复推敲
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要进行反复思考和修改,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2.借鉴经典
多读优秀的作品,学习古人及当代作家的炼字、炼句、炼篇、炼意的技巧,并加以模仿和创新。
3.注重细节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刻画,使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增强感染力。
4.运用修辞
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加形象、富有文采。
5.培养语感
多读多写,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驾驭能力。
6.捕捉灵感
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灵感,为写作积累素材。
7.设定目标
在写作前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8.接受批评
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9.对比分析
将自己的作品与优秀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加以改进。
10.深入生活
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感悟。
11.创新思维
敢于突破传统,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12.保持耐心
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七、注意事项
1.避免堆砌
辞藻虽然要注重语言的修饰,但不能过度堆砌华丽的词汇,以免显得空洞无物。
2.保持真实
情感文章要真诚,不能为了追求技巧而失去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3.尊重读者
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语言表达要清晰易懂。
4.适度创新
创新要在一定的规范和传统基础上进行,不能过于标新立异,让读者难以理解。
学习笔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