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料显示:“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说:‘逝者如斯夫!’”由此,可见“世界观”(人生哲学)的严重区别或不同。
我在这个夏天的旅行途程中,既有所深思“上善若水”的问题,也有所悟觉“逝者如斯”的境况,自己得出的一个判断则是人生如游——人生就像曲折的溪流,在流淌的过程中,既有所“被拦截”,亦有所“被拖累”,因而人生发展或发展人生是非常艰苦的,以至于人的一生无所成就,“上善若水”的作为更是因为往往不被人所理解而造成自己的严重之“思想苦痛”。
先来谈谈“人生如游”中的“被拦截”与“被拖累”问题。
于人生发展上,谁人不愿奔腾如溪而快速入河或入海——实现更快速度的人生发展、更高人生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世界观(必然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甚或严重分野,人生发展却总是遭遇“被拦截”的情况,至于被什么样的人拦截,可谓不言自明,相信有追求、有理想、有奋斗的人都会透辟懂得的。由之,人生发展特别是向更高境界的发展就是艰难的,更是艰苦卓绝的。更由此,众多人的人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也就坠入了不发展的习惯了,生命的发展生机也就随之而彻底被消解了。是否如此“逻辑”呢?人是可以联系自我而省思的。
“被拖累”呢?在溪流的流淌中,人是可以见其被“汇入物”而减缓流速的。人生发展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先进者”被“后进者”所“拖累”——特别是在工作上,“先进者”不总是为“后进者”补位、补缺、补足水平差吗?“木桶原理”该是帮助我们思想这样的问题吧?因而,人的卓越人生发展就又多了一重困难。深彻思想之,这个问题该是一种客观存在吧?能否定吗?
我观溪流而思人生,不能实现飞跃式发展,则最在这“被拦截”“被拖累”问题。
再说“上善若水”之作为不被理解而造成“思想苦痛”的问题。
自利,是人的本性,人皆有之。但其与自私相比较,则是存在显著区别的。人人皆自利,但却不见得人人都是完全的自私。富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利他乃是最大的利己的,所以,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公而忘私的人。那么,较高境界的公而忘私是否全然被理解了呢?事实是被误解、被曲解的更多,被理解的情况甚少,以至于完全不被理解。坦诚地讲,这也是公而忘私的人日益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而忘私的人面对不被理解、被误解、被曲解,该是怎样的心境呢?我所观察和体验到的是思想的苦痛。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而公而忘私地去努力作为,结果却不被理解,以至被误解与曲解,谁人不思想苦痛一段时间呢?我相信,这也是人皆有之的人生体验。
如若经常公而忘私却不被理解,甚至误解、曲解大于理解,人会走向怎样的人生选择与价值取向呢?我的看法或选择是:虽然公而忘私的品性品德不改变,但心若止水了——专注地把自己做好做向高峰,其他则是绝对的视情境而高度选择性作为,免得苦痛自己的思想。逻辑是否如此呢?敬请各位读家展开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