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总是像从指尖度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冬日的暖阳凉凉的打在脸上,又一个晴朗的周五。一周就这样眨眼而过,随着上课的铃响,热闹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我和我的思绪在飘荡......
望着崭新的校园,我依稀还能看到以前的模样:一排排低低的瓦房,窗户透风,后墙裂缝。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泥泞的校园在孩子们的脚步中更加不堪。随着脚步带进教室中的泥巴也让教室同样的不堪。特别是在冬天,天短气寒,无论北风多么刺骨,放学后也得回家,哪怕距家有十多里的路程,只因没有住宿的地方。
前年在校领导的申请下,在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校园焕然一新,盖了餐厅,建了宿舍楼,硬化了校园的地面,装上了空调和多媒体。干净了校园,温暖了学生,同时也温暖了教师们的心,鼓起了教师们的干劲。
听,教室里传来喧闹声,似乎有学生在争论不休,又有老师空课吗?不,你错了,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的课堂了。新课改让学生们大显风采,积极参与讨论,有时候课堂几乎成了辩论场。再也没有孩子上课睡觉了,他们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你瞧瞧,发言的那个“小害羞”,声音多洪亮啊!虽然脸上依旧红云朵朵,但阵势上一点都不输,据理力争。这还是过去那个开口就脸红,声音如蚊子般的小姑娘吗?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育资源真正得到了共享,打开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视野,还有他们的梦想。我带他们领略北大清华的浑厚,带他们观看武大樱花的美姿,看江南的流水,看五岳的雄伟。“我要去看看”是孩子们对我的承诺。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相信未来的岁月,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作为一名农村的教师,我深知要想让教育在农村开出漂亮的花朵,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势在必行。
百善孝为先。学校每周布置的作业不再单纯是做书上第几页的第几题,而是回家为父母洗脚,帮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计等等。一件事,做一天两天容易,坚持下去却不易。作为一名老师,我会对真心完成孝心作业的学生诚心表扬外加礼物鼓励------一颗糖,一支笔,一块表情包橡皮……。肯定他们的付出,给他们以信心,让他们坚持下去。最后成为融进骨子里的行为习惯。
为了让学生信守承诺,言行一致,我率先垂范,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他们。
一个调皮鬼看上了我的抱枕,非得当场给我拿走,我说这个我用着顺手了,过两天我送你一个新的好不好?他勾住我的小拇指说“要说话算话哦!”。回到班里,他立刻就把这件事炫耀了一番,他的“狐朋狗友”也都吵嚷着要抱枕,说我不能偏心,光送他一个人。我上网一查,我的天呢!一个抱枕需要差不多30元,他们8个人,不小的开支呢!虽有点后悔,有点心疼,但依然为他们每人送了一个。“真买了?我还以为你逗我玩呢!”那个拉钩的淘气鬼摸着头嘿嘿的笑着。“说了就得算,才是男子汉”我回答。
记得我曾告诉过一位学生要家访,但又临时有事儿,虽然已经天黑了,但在犹豫之后,我还是选择去家访。在学生的口中,我听到了这样的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来今天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他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晓璐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
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五育德为首。对学生的德育,我首先从“知礼”开始-----礼多人不怪。礼反映在待人待物上。与人有分歧,冷静,沉着,尊重对方;与朋友交,诚信在先,互相理解;与老师说话,彬彬有礼。不失礼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言教不如身教,只有我言行一致,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对不起,谢谢,请”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词汇。“老师好”“老师慢走”是我常听到的话语。甚至有学生见我要走,远远跑过来就为说一句“老师慢走”,哪像过去见了老师就想跑远远的,权当看不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书育人才有效果。教师要有真诚的爱心。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聪明,都不能充分的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每天上班都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老师们笑称叫“百宝箱”。里面有感冒药,怕哪一个学生突然感冒;有小小的礼物,那是课堂表现好的奖品;有创可贴,怕万一磕伤碰伤;有专门为女生准备的卫生巾……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大大的钥匙,是爱的最高标准,爱不是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
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熄,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中国人的脊梁之所以傲然挺立,离不开教育的根本和文化传承的灵魂。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不断读书,充实自己,汲取向上的力量,用我一生的奉献,点亮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们架设起通向梦想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