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者养成主要分三步:
一 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如果我们搜索一个好机会,会找到很多页的搜索结果。但如果我们可以进行高级搜索,并且问3个问题:令我深受启发的是什么?我特别擅长的是什么?在这世上能满足我重大需求的是什么?这正是练习的重点所在。
我们不是要找过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寻找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时间。
二 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说“不”才是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关键所在。
设定具体又易衡量的精要目标。排除非紧要之事,意味着要对有些人说“不”并且是经常性的说“不”。设定界限,删减精缩。
三 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精要的方法不是逼着自己去执行,而是把时间省下来创造一种方法,用来扫除障碍,使任务执行起来,变得尽可能的轻松自如。你需要一种方法来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概括起来精要主义主要三步分别为精选,说“不”和常规。
即让主要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事务进入你的时间;面临决定时即取舍(说不);通过养成习惯让一切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常规建立,让执行嵌入常规 毫不费力。
提到精选,在平常的生活里,社会竞争压力大变化快,每个人都在动荡和不稳定中期望通过抓住更多来获取片刻和当下的安全感:那些考证狂人和一类什么都知道先生就是最好的实例。总有那么一类人各种证书囊中都有,标榜有证在手犹如手中有粮不慌,可最后也不见得证到底用上了哪个。是不是身边也有那么一类什么都知道先生,天文地理娱乐八卦,外事内情全部通达,说其然头头是道,其所以然却支支吾吾状。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成为核心技能和能力长板。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是并不清楚自己的天赋和诉求,也无法发现事物和主体联系的重要少数法则。这需要我们为自己的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从而审视关注内心真正重要的事;另一部分是无法摆脱什么都重要,我能得到一切的误区。这需要我们知道时间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和“更少,但更好”的存在。
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对其价值的评价要高于其实际价值,因此要放弃就更难。所以,在面临排除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反过来来问这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没有它,那么我会花多少钱来买它?”
对于从众,心理学上研究人群普遍有规范性从众,即我们对群体对我们期望的服从。同时我们分不清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拒绝总让我们难免浑身难受。无论是领导,拒绝同事或邻居我们总是拒绝说不出口,承诺完又打肿脸把自己累成狗。
精要主义是一种铁律,你必须在每次面临答应或婉拒的决定时执行。它是一种方法帮你在很多好东西和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东西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当我们对什么是要事确定无疑时,我们就会勇敢的说不,设定界限,删减浓缩来捍卫我们的高效人生。
关于执行,大家都有同感,锻炼,看书本身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决定是否锻炼,看书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
而如果锻炼,看书已经成为习惯建立成适合自我的正确的常规。那锻炼和看书就会自动转变成时间场景一转化就会去干的事,就像早起一醒来就会洗脸刷牙一样自然,在轻松完成这些既定常规之余释放出精力去重点处理其他的精要事物。
想起迷蒙和周冲那些公号日更文章的坚持,也会惊叹这分恒心毅力太难,并且每日输出从不间断又是双重考验。特别费精力又难以执行,简直难以执行。如果但公号日更成为常规之后,内容就是唯一需要打磨的精力。而随着适应性增强,每日工作的话题点和新输入的激发就让日更成为了可能。
网红秋叶大叔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睡得少,出书快,碎片化时间利用效率高,多角色切换工作娴熟,每年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惊人。一般人根本无法比肩。
现在想来能明白了,绝大多数提高生产率的方法都不外乎是通过发现和遵守自己的最佳节奏,建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常规增强适应性,让执行容易起来从而提高效率。
正确的常规实际上可以提升创造力和创新力,因为它减少了对精力的占用。我们无需再把有限的自律性用于一次又一次地做同样的决策,只要把决策嵌入到常规中,就可以把这种自律调拨到其他精要事务上去。
启示:
1 在以后面对和解决问题时积极运用重要少数法则(更少但更好,80/20原理 )
2 明切要事和精要目标,勇敢说不。
3 最切实的方法论是好习惯。根据自己的目标建立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常规。从目标推出常规,常规直接决定实现目标的速度和走往的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