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就是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是怎么发生的?有何机理?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探究,形成了几大流派。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布鲁纳:我发现!奥苏贝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引自《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第七版)》
因此,本文将讲讲桑代克的猫以及他的学习理论。
1 桑代克的身份
桑代克(Thorndike, E.L.)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他和华生、巴普洛夫、斯金纳等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这个派别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由于他们特别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该派别也称为“联结理论”。
用人话来解释:
这个派别的大师们认为,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习惯”的过程。什么是条件反射呢,就是你看到吃的就流口水。那怎样才能建立“条件反射/习惯”呢?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类似的刺激情境,习惯就会自动地完成。
2 桑代克的猫
说到桑代克,一定要提起他的猫咪,因为他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饿猫开迷箱】(感觉好有难度啊哈哈)。
这个实验是酱紫的:
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箱中,箱门关紧。然后,在箱子附近放一条新鲜的肥鱼。亮点来了,箱里面有一个开门的按钮,只要碰到这个按钮,门就会打开。
实验刚开始,这只猫怎么都走不出箱子,饿疯了,就在箱子里乱碰乱撞(这是自残的节奏么)。
突然,猫偶然地碰到了那个开关,门!开!了!猫咪得救了,逃出箱子,吃到了鱼。
后面的故事就是,猫经过多次尝试错误,学会了碰按钮开箱门的这个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猫是有灵性的,请不要虐待他,不然小心它通过【试误学习】学会了某些技能来报复你。
正经地说,就是:
桑代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他将之称为【尝试—错误】,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这就是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3 桑代克的【学习观】
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
例如,宝宝乖,奖励糖,他更乖。
(2)练习律。练习的应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
例如,熟能生巧。
(3)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进行活动就感到满意,又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则会烦恼。
例如,桑代克的猫要做上面那个实验,就必须得先饿几天。启示教师要学会创设教学情境。
4 我们来辩证、辩证
桑代克的学习观到底有啥优点,有啥不足,我们来辩证辩证。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他的理论确实指导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效果律知道我们要用一些具体的奖励,练习律知道我们要进行重复练习。
其次,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桑代克认为“人和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一致,都是通过试误学习,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这绝对是延续了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思想,大大地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确有不妥。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34.
[2] 爬爬,等.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第七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256-257.
以上就是今日的知识点fen解。如果您喜欢,期待您的关注与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