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写作艰难的原因,无一例外来自于心源的枯萎与凋零。事实是,只有阅历与思想的联袂起舞,相辅相成之下,才会有空灵如许的文字越出心田,如臂使指般地上下翻飞或自由旋转。
人间公道唯白发。在探求人类事关公正的话题时,或许只有时间能抚平所有的心不甘,或者意难平。当然,这也只是从终极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至于个体在纷繁离乱的人世间,究竟遭遇了多少悲伤与苦难,或其解决渲泄之道又该去哪里寻找,就只能看你拥有多少可以使用的思想资源。需要说明的是,你千万不能为此而寄望于法律,因为法律关注的从来都是共性事件,对于个人的喜怒哀乐,它可从来都是置之不理,或惜墨如金。
当年,独自行走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三毛,曾问过一个人类早已问了千百遍的问题,那就是,此生又有谁不是孤独地来,又孤独地去。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个时刻与生活保持距离,且不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求浅层幸福与快乐的觉悟者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因为,不承受心理上那种离群索居的苦,就无法真正体味拈花一笑背后的甜。
王孝伯在《世说新语》里,曾留有这样的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千百年以来,正是在此误导之下,才造成了多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离乱和荒诞。而较之于这样的无趣与苍白,万人如海一人藏才算是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不知道,对于这个判断,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这么想,或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