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村落,脑海里最美的图景便是天边炫美多姿的晚霞,晚霞亲吻天空的景象时常出现在晚课前的校园上空。就在前日,当我置身女儿的舞蹈课堂,感受亲子之乐时,我错过了“晚落日余晖映晚霞,一抹夕阳美如画”的惊鸿一瞥。
但朋友圈中的落日黄昏触动了我的内心……
当我看到这些被相机捕捉到的夕阳的时候,我在脑海中搜寻,此景当配以怎样的文字?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萧红《火烧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刘澈》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都是耳熟能详的诗画佳句。但没有诗人、词人的此景此情,我竟无语凝思,于是,我在另一个清晨里早醒,思索着美如画的夕阳离我们有多远?欣赏夕阳的诗心离我们有多远。
诗心被匆忙的生活追赶,你无暇停留观看。
诗心被功利人生包裹,你无法平静片刻。
诗心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掩埋,你无力推开。
诗心被搁浅的精神之河流阻隔,你难以跨越。
于是,我想起宋代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僧下客,闲敲棋子落灯花”,那是他心空神清的表达,非一“闲”字所能概括。赏景的人,心要“空”,空不是了无意义的闲,而是专于一时一事时的“满”,是情满自溢的自然而然。是李白送别友人时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陷于党派纷争的李商隐发出的感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揪心边关战事的范仲淹看到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语言文字是遵从内心的自然表达,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的真情实感。
当你看到夕阳的时候,愿你有专于一事的“满”,愿你的文字有跨山越海的境,愿你诗心款款,真情自溢,愿你素履以往,一苇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