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是个性格温和,容易相处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周边的朋友同学同事相处的都很融洽,大家都认为我能为别人着想,是个值得结交的人。可也正是这样的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把亲人当成了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今天偶然听到一段论词,才恍然大悟,原来对亲人的坏脾气是有原因的。
一、错误认知下的成本分析理论。每个人做事时,潜意识内都会进行成本分析,衡量自己做事付出的成本、预期的收益以及承担的风险。与人交往也是如此,我们与同事甚至陌生人交往时时,会认为自己的苛责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对方会就此给予自己负面的评价,甚至是朋友的绝交以及更扩大化的负面宣传效应,会造成个人人际交往的被动化。而面对亲人,我们将数十年的共处奠定的亲人关系内化成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稳固关系,纵然我们任性妄为,也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基本是零成本、零风险的负面情绪宣泄口。
二、自由选择的多元化人格展示。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有积极主动、责任感、爱心的一面,也有冲动、暴躁、执拗的一面。在面对外界是,我们往往会在展示自己之前进行人格展示的主动筛选,会有斟酌性的调整语言,控制情绪,以达到良好个人形象的展示。而面对亲人,我们会放下这一消耗能量的筛选过程,无所顾忌的表达自我,甚至是放纵的索取。
三、对亲人的过高期待。在与外界交往时,我们会把自己同外界他人割裂开来,认知中不会对他人有已经了解自己的期待,认可耐心、从零开始的交流方式。而对于生活在一起数十年的亲人则另当别论,给予他们过高的期待—不用自己开口表达亲人就知道如何满足自己,这种期待缺乏理性的换位思考基础,事实上,纵然是我们自己,也不敢保证真的了解每个时期的自己。
亲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更不该成为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在亲情面前学会学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多一分微笑,多一分耐心,收敛一分坏脾气,只有这样亲情之墙才会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