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
“长大后,多爱惜那些性格内向,容易绝望的朋友。”对堕落者的同情,这是不痛苦的人唯一能从太宰治那里得到的东西了。这份温柔甚至难以掉到地上,因为那是隔岸观火才能产生的同情。何况它就算是艰苦卓绝地,凭着人的忍耐实现了,这区区温柔对叶藏,对太宰治也算不了什么,不但不能拯救他,还可能反过来是极大的痛苦。这是来自一位读者的书摘。他从中体现了人的精神处境,如今的后工业时代,也同样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压抑乃至抹杀个体自我以使其“适应社会”的病态时代,身处其中者若是想要保留心中那个自我,便也一样面临如太宰那般被边缘化和“人间失格”的危险处境。在这种挣扎之中,我们也许并没有成为大庭叶藏那样的“丑角”,但在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一个懦弱却又渴望实现的自我?太宰治看似全为自我描写的文字,却唤醒了读者那沉睡而濒临消失的真实灵魂,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处境。
《人间失格》书成当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尽。这部遗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认为是作家一生遭遇与心路历程的映射。史铁生曾说过:“写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实的他人,写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这话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谓恰如其分,纵观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诸多角色,不啻为他自己的无数分身。而在《人间失格》里,这种自我写照实在过于明显,以至于对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读者根本无需分析,就可以看出书中主角“大庭叶藏”其实就是“津岛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书中写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译者所推崇的并非阴暗的内容,而是这些丑陋乃至残忍的故事背后的深层理解。最终是为了追求爱与自由和真实,寻求人性的解放。
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可生活就是如此,没有松柏的常青,没有生命的循环,有的便是无尽的挑战和无驻的青春,这便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