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语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屯堡乡板桥镇境内,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242平方公里,其中云龙河段的地缝全长7·5公里,最深达75米,其壮观可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
恩施大峡谷的地质构造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雄、奇、险、峻著称,堪称世间绝无仅有,美妙绝伦。
据查阅资料,在距今2亿多年前,恩施峡谷所在的鄂西南地区是一片海洋,属古扬子海,其中沉淀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陆升海沉,形成了扬子古陆,古陆地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不断上升,褶皱成山,经风霜、雨雪、流水等的风化、侵蚀和剥离,逐渐形成了今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恩施大峡谷比比皆是,其中绝壁与环峰、天坑与地缝、天桥与洞群、飞瀑与暗河,天然生成,相映成趣。
虽然我是恩施土生土长的人,却也没有寻得机会去瞻仰一下大峡谷的绝美风光。上个周六,我终于跟随徒步队去探访了大峡谷。因为走的是徒步线路,没有进入景区,又因为是阴雨天,峡谷雾气重重,没能见得它的真容和全貌,但还是被她的朦胧之美折服了。
分享一下行走途中的所见所闻吧。
当天清早,我们二十多号人乘坐一辆小巴车,径直来到此次徒步的起始地方―大峡谷七星寨。
走下车来,抬头仰望,只见右侧绝壁巍然耸立,山腰云雾飘渺,仿佛是自峡谷深处飘来的缕缕仙气。
我们从七星寨大门左侧的一条山路进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一段泥泞小路。继续前行,只见路旁的厚朴树光秃秃的,叶落满地,形似晒干的干鱼。拾起一片,捏在手中摩挲,默默感受叶片的纹理,有几分粗糙。凑近鼻孔闻闻,叶片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厚朴一身是宝呢。树皮、根皮和花可入药,种子可榨出油来制作肥皂,树干可做建筑、家具等材料。峡谷的高山气候正好适合厚朴的生长,难怪一路上到处可见。
走过铺满厚朴叶的小路,视野开阔了许多,峡谷对面的峭壁在云雾缭绕之中依稀露出了它的俏脸,我赶紧抓拍了几张照片,生怕那云雾又飘过来将它的美遮盖住了。
接着要走一段下坡路了,幸亏有徒友借我手杖,我才得以放心。走到半山腰,发现云雾又笼罩了对面的山峦,拍下照片,竟然有水墨画的味道了。
走到山脚下,又见到一片密集的厚朴树林,灰白且笔直的树干特别耀眼。那光秃秃的枝丫似乎在仰天长笑,笑那秋风尽管吹落了她们满头的秀发,可身躯依然挺立,傲骨不减。
我们走过一段稍微平缓的田坎路,又开始沿右侧的山坡前行,先前借我手杖的那位徒友说我的长羽绒服不适合在山坡中行走,又脱下他的外套给我穿上,非常暖心。
山路被荒草掩埋,越往上走越陡峭,外侧是万丈悬崖,看得让人胆战心惊。
有徒友说前面绝壁之下的那个山洞就是“杀牛洞”。我不禁纳闷,这地名好奇怪,是不是意味着这里就是宰杀牛的地方?可这么陡峭的悬崖牛怎么赶得上去?为什么非得要在这么陡峭的地方杀牛?……走进一看,原来并不是一个山洞,而是一处凹陷的绝壁,远看确实很像啊。那么徒友说的“杀牛洞”到底在哪呢?它肯定就在这峡谷中,也肯定是一个险要的地方。
记忆最深刻的要数那段竹林之路了。细而密集的斑竹布满山路,大约一里路之遥,全程要猫着腰身前行。见幼竹的竹节上包裹着尖尖的笋壳,墨绿配卡其,雅致之极,我忍不住折了数枝准备带回家当盆栽。
走出竹林,我的头发已被水珠、汗水浸透了,贴在头皮上,像沐浴过一样,那样子实在有点狼狈。
快要爬到山顶的时候,我再次驻足凝望,天公依然不作美,浓浓的山雾像幕布一样将对面的山峰罩住,久久不愿离去,似有意留给我们无尽的猜想。
终于爬上山顶,山路变得开阔了,两旁的田地里青石岩纹理横向展开,如刀雕刻一样,呈现出大峡谷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几百米之外的山林依然被云雾笼罩,树影恍恍惚惚。
已是午后一点左右了,我们终于寻得一农户人家,得以歇歇脚,喝喝水,互相分享美食。
女主人虽然耳朵失聪,不能语言交流,但淳朴厚道,怕我们冻着,不断地给炉子里添加木柴。
吃喝完毕,我们继续前行,准备前往几公里之外的石林,因为有好几位徒友要回城办事,就提前结束了行程。
一路走来,虽然没能欣赏到大峡谷的俊秀之美,却领略到了她的朦胧之韵,还收获了温暖的友情,真是一次难忘之旅啊!大峡谷的真面目和全景还是留待下次再去瞻仰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陶语《仙居恩施》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