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妙招教你把坏习惯替换成好习惯

“我们的行为受到品位、情感、偏见、欲望、爱、恐惧、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原来,我费尽心思所挖掘出的“救命良方”就藏在这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但谁都没想到最后一关碰到了麻烦。这一关是什么呢?总经理要亲自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就对大家说:“很抱歉,年轻人,我今天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啊?”

    年轻人说:“没问题,总经理,你去吧,我们等您。”
    总经理走后,这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很有兴趣,写字台上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结果,大家是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没有一个闲着的。看完了还互相交换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总经理说:“面试已经结束。”

    年轻人很奇怪,说:“没有啊,我们在等您,还没开始面试呢?”

    总经理平静地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目瞪口呆,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就很少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所以,在不知不觉之中痛失了这个机会。

这些面试者被从从小不起眼的坏习惯失去了机会。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有着或多或少 不良习惯,这些习惯能改变吗?

怎样戒掉一个坏习惯?

怎样建立一个好习惯?

怎样识别自己的习惯?

怎样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自己和他人?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融汇各行业数十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借鉴书中的三个妙招:

找出习惯回路

找到自己的习惯模式,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即找到习惯回路。习惯回路就是习惯运动的过程,它包括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习惯回路

比如有人一发愁或者没事干无聊的时候就吸烟,在这个过程中,暗示是无聊没事干或者发愁的时候,惯常行为是看手机,奖赏感到轻松愉悦缓解压力。

作者提出通过分析奖赏方法找到习惯的回路。

比如有的孩子只要没事干的时候就走到电视机旁边看电视,惯常行为是看电视,奖赏是看电视所带来的好玩高兴的感觉。在孩子看电视前,家长应该帮孩子作记录。

001孩子在哪?(在家里)

002现在几点?(晚上7点)

003感觉如何?(无聊?没事干?)

004刚刚在做什么?(吃饭)

帮孩子重复做记录,几天后可以总结出孩子想看电视的原因,无聊可以出去玩球,想看《小猪佩奇》可以看看绘本,没事干给孩子找点家务干………

替换坏习惯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换。

想让孩子戒掉看电视的瘾,不是阻止他从此以后不能看电视,而是逐渐通过让他做其他的有乐趣的事情,养成其他玩乐放松或者其他习惯,

所以改变坏习惯是在暗示和奖赏都不变的时候改变惯常行为。

重建新习惯

001找出核心习惯

比如我们现在每天做的晨读和写晨读感悟,每天写感悟养成了写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得不去逼迫自己去输入更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读更多的书,写感悟的习惯会逐渐促使读书和学习的习惯的养成。

002制造习惯回路

在原因回路中对不好的惯常行为作出改变,在好的惯常行为上添加其他好的行为。

比如有的人无聊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在这种无聊的群中聊天,或者刷微信,删掉没用的聊天群,没事干的时候看看书或者看些优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听听买过的那么多还没有学的课程。

003刻意练习

任何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养成,刻意练习的本质是把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反馈、专注的练习。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找到自己的“习惯模式”,改变不良惯常行为,逐渐养成更多好的行为习惯,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