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在中国,书者与饮者高度吻合。刘伶在《酒德颂》 中言:“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在醉酒中,书家的情素可以充分释放,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在这种状态下,耳听眼观一切皆变,所谓“不闻雷霆”“不睹山岳”,书家能够捕捉到意想不到的灵感。
正因如此,在中国书酒文化之中,曾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与名作,最出名的当属大家熟闻的“王羲之醉写兰亭”之典故,而在此后,乃有张旭、怀素、米芾、杨凝式、徐渭、邢侗等诸多合书家、饮家于一处的名家。
▲明代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果王羲之代表了书酒文化之源的高光,那么谁与之齐名,可成就书酒文化传承的辉煌?说法很多,但有一种声音颇具巧思,所被题名者,正是邢侗。
01
羲之与邢侗,中国书酒文化的两个支点
人们喜欢王羲之,归纳有两点。首先,艺术原因,《兰亭序》呈现出了潇洒奇濡的笔法、变化无极的字法和旷朗无尘的章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叹为观止。再者,思想原因,酒醉后性情的发挥,不仅让王羲之笔下有神,亦让其精神也与天地往来,一篇《兰亭序》包含了诸多儒释道的哲思,比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皆为精辟。
那么,说回来,在书酒文化之中,为什么邢侗颇为受捧呢?
从书法角度而言。邢侗本人曾认为,“晋自渡江以来,则右将军王羲之,穷微入妙,卓然为千古书家之冠。后此虽有佳者,终不及也。隋唐五代,几乎扫地矣。宋兴,诸君子不能无辽璞之叹。下此吾不欲观之矣。”从这句话里,看出邢侗“狂”的一面,唐宋书家均不入其法眼,也能看出他对王羲之的推崇,其作品也是后代仿古“二王”的佼佼者。
▲邢侗人物塑像。
邢侗书法达到什么高度?明朝李晔《六砚斋笔记》中说:“先生书法,以山阴为宗,唐宋名家,不以屑意﹐古淡圆浑﹐上掩钟索,昭代文,祝诸公无是调度出。”在当时,有“北邢南董”之称,北即邢侗,南即董其昌,两者又与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晚明四家”,邢侗列其首位,名气传遍大江南北。万历皇帝见到邢侗的字扇以后,竟击节称赞,形成了邢侗“人书同贵,与黄金同价”的至高美誉。
▲邢侗字扇书法。
从爱酒角度而言。与王羲之以及张旭、怀素、米芾等书家不同,后者多为“借酒力”而邢侗则在于“识酒趣”。对于美酒,邢侗几乎是全才,即是饮家,又是鉴赏家和酿造家,其亲手酿制的美酒名为“雪水莲花酒”,获得晚明高官、文坛盟主李维桢的高度评价:“佳酿清色,其名浸盛,求者塞路”,在当时同样颇具盛名。
▲邢侗雪莲酒碑刻拓印。
史载万历三十五年,礼部尚书、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赴京上任,绕道临邑看望邢侗,邢侗将自酿雪莲酒,赠予恩师品鉴,后于慎行把酒带到京城,贡献给了万历皇帝朱翊钧,饮罢,龙颜大悦,遂赐“贡酒”。至今,此段历史所根据的雪酒碑,尚存于临邑邢侗纪念馆中。
▲山东临邑邢侗纪念馆。
自此,邢侗书作和邢侗佳酿,均被奉为“贡品”而行之天下,而观其历史,书与酒皆有如此崇高地位者,除邢侗而无其他。邢侗成为中国书酒文化的支点之一,而其家乡临邑则享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
02
来禽与雪莲,中国书酒文化的两大瑰宝
成名于书、酒,邢侗亦留给后人两大瑰宝,即以《来禽馆集》《来禽馆贴》《来禽馆真迹》等为承载的邢侗书作和书学思想,以及以邢侗雪莲酒为实物的邢侗酿法和美酒之用。
首先,对于来禽遗珍。上文提到邢侗对王羲之格外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艺术上,更深入到生活中,在其36岁辞官归乡后,所建泲园内设有二十六景,多处与王羲之有关,其中,就包括“来禽馆”,以王羲之《十七帖》中“来禽”二字来命名读书之所,而邢侗留下的以及后人整理的来禽文史资料,为后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精粹。
▲《来禽馆集》序其一。
其中,不可不提的就是邢侗书学思想。邢侗所处的时代,是明中期向晚期急剧转变的时期,书法艺术产生巨大变革,布衣阶层职业书画家的崛起、书法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等左右着当时的书法潮流。而邢侗曾以酿酒评论书法方向,“彼盛之轶于初,而初之不及盛,则时代、人情之境会为之也,譬如酿焉,酚以重醋,酝以法极,渐渍深而蕴惬洽,灵和溢而天籁鸣。盛之为盛可知也。”
进而提出了从“俗变非变于俗”的文艺史观,他认为书法不能变成野狐浅俗的东西,要有精神和担当,要力避“市札”和俊轻浅理而追求法度品格,即以“古”导“今”的雅正,这种正道思想,与当时的风尚形成鲜明对比,对后世书法正途产生重要影响。
▲雪水共知天上水,莲花岂是世上花。(拍摄/李虓)
再者,对于“邢侗雪莲酒”。之所以为“贡酒”,源于其风味和养生的两处过人之处。风味来说,明代散曲名家赵南星的《酬邢子愿自夸雪水莲花酒因约过从》曾提到,“相如酿酒琴心妙,不寄情亲诋自夸。雪水共知天上水,莲花岂是世上花。”说明这酒的美味可不是世间所有,可谓最高赞誉。此外,与邢侗、董其昌等共诚“中兴五子”的冯时可也在诗中提到雪莲酒,“甘淡适吾口,清香媚汝卮”“犁丘来妙酿,清芬压众珍”等等,亦是极高的评价。
另外,关于雪莲酒的养生之用。现存辽宁省博物馆的《致赵南星》信札有表述:“弟近饮酒可三十小银盏,年已五十有五,须发无一茎白者,不能挥霍词场,或得傲肴盘耳”,年过55岁,但没有一根白发,表明邢侗雪莲酒的独特养生性。
▲洛北春·邢侗雪莲酒。(拍摄/李虓)
难能可贵的是,邢侗在《来禽馆集》中多处记载了雪莲酒的酿制方法,比如《午日赋得尊湛新醪》《与傅民部》等,让后世得以品味和传承此美酒佳酿。时至今日,在临邑仍有酒厂在持续生产和酿造邢侗雪莲酒,即山东洛北春集团,如邢侗所载,“此曲真用白莲花浆合成,清芬颇饶舌鼻间”,采新鲜莲花入曲,以冬天保存的雪水融化后作为酿造用水,并采用古方古法而酿造,从而得到“玉洁冰清莲花色,兰心蕙质清雅香”的雪莲酒感受,“邢侗雪莲酒”也因为文化深厚、历史久远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洛北春博物馆,仍保留诸多邢侗资料。
因此,纵观中国书酒文化,与王羲之齐名者,须为邢侗,而越425年,无论是邢侗的书法作品、书学思想,还是书酒意境、雪莲佳酿,均在为书坛、酒业、世人带来美的多重享受和智的多维遐思。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学硕士,酒类食品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工程师,《酒食评论》媒体创办人,李虓®策划咨询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