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口势子《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最受启发的是她的育儿观点:
1、“我认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这两件事,听他说与陪他玩。孩子说的话6~7成都是一些很孩子气的话,但是如果我们背对着他,孩子就会想“他没有在听我说话”,一旦有什么事也不再想跟你说了,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多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
——读到这里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常常忙着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好好听孩子说话,让他等一会,或者是急草草地结束对话。他有很多东西想表达,我却不能做个靠谱的听众。
想起《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第一次见到校长,自顾自讲了4个小时,校长就是一直听着,这样取得了一个孩子的无条件的喜欢和信任。所有的孩子都有表达的愿望,不,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愿望,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
我一直希望有人耐心地听我讲话,哪怕是讲废话。“沟通就是讲废话”,无比认同这个观点。
刷手机最可怕的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我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不停地向外寻找着什么,却没有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刷一个小时的手机能得到什么呢,可能一个小时过去,什么都记不住,浑浑噩噩而已。更糟糕的是,因为忙着刷手机而看不见小孩子那颗孤独而略受伤的心。
我们原本那么爱孩子,叫他宝贝,就多给给他一些耐心,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他的身上。
2、一次只给孩子提一个要求。作者的女儿帮忙晾衣服,一开始皱皱巴巴的,但是妈妈等了很久之后才提出第一个抻平的要求,不是一次给孩子很大压力。
——如果一次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孩子接收到的可能是来自妈妈的否定,感到自己这里也做不好,那里也做不好。
我们不能用让孩子感到糟糕的方式教育孩子,教育有很多种方式,一次只提一个要求,并且家长愉快地提出、孩子愉快地接受,这样的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