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许久不联系的一位老友发来信息:专家,在吗?有时间咨询点事情。
恰好不是很忙,就回复她:说吧。
紧接着,她蹭蹭蹭发来好几张聊天记录。我打开一看,不禁心里戚戚然!
“最近脑子里都是生啊死啊的!”
“我现在努力了没考上,比不努力没考上要难受千万倍!”
“自己内心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傻子!”
“考研太难了,我太笨了!”
“我也想努力不想这些,但是心里太痛苦了!”
“最近总是有轻生的念头!感觉自己抑郁了。”
……
家人求助:孩子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
通过沟通,发现孩子属于大人嘴里的“乖孩子”,认真学习,按照家里人的期望努力着!
而正是这样,孩子丢失了自己。
到了现在,自己似乎再努力也达不到家人的期望———考上研究生。去年已经考过一次,结果没考上,今年重新调整再次去考。现在考研结果还没有出来,却已经开始害怕会失败,而且怕得要命!
看着孩子发的文字,感受到孩子深深的焦虑和不知所措。
为孩子操心操肺,本期望孩子长大成才,却没想到换来的是孩子抑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每个成长出现问题的孩子,都脱离不了有问题的家庭教育。
我询问:考研是孩子的决定还是父母的意愿?父母占大部分。孩子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想法。父母为什么要给孩子买课外书,让孩子看?因为不想让他总玩游戏。
从沟通的点点滴滴就能看出来,父母对孩子控制太多,孩子也一直在按照父母的控制在做。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叛逆的时长不同而已。
现在,孩子终于爆发了,开始叛逆了!
从大学考试失利开始,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这次复读研究生最终引发了情绪彻底崩溃,也引爆了叛逆的雷。
父母买的课外书,他连一眼都懒得看:看这些有什么用,反正我又记不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活被高控,目标太单一,缺少自己的主动权。以至于考研失败,孩子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自己完了!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看到孙俪的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不仅很佩服她的充实而有趣的安排,而且对她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和观点极其认可!
读书再多,功课再忙,也要多培养和支持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毕竟人生的目标不是单一的。
人需要多种选择性,就像桌子有四条腿一样。即使某一条腿断了,桌子仍然可以晃晃悠悠站住。但是如果只有一条腿,抗风险性就太差了。
家长需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孩子有多重选择的能力,培养灵活变通能力。先不说让孩子有生活能力,最基本的要具有生存能力!
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当孩子觉得自己理应走的路被堵死了,自然就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就要结束,难免总会去想生生死死的问题,有轻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