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位带过课的学生给我发消息,说去了之前上班的机构没有碰到我。闲谈中我感慨时间的飞逝,再过三年,他们这一批就要上大学了。学生的吐槽之中,我想用“加油努力,享受青春”之语鼓励之。在敲出“享受青春”之言时,我却犹豫了。我毫不质疑自己的用心,是想鼓励他将来能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高中生活。可我心里明知,不论是面对青春的苦恼,还是面对繁重的学业,正处于青春期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享受青春的,我却仍要鼓励他享受青春,岂不有欺骗之意,总归不好。在我犹豫之际,手指却鬼使神差地点击了发送键。果然,学生回复了一句:“当前并不觉得享受”。
面对这意料之中的回复, 我有些羞赧。悔恨自己刚才应当遵从本心,不应以虚假之言鼓励之。我反省着,与其带给学生无限度的鼓励,不如早日告知生活的真相。告知真相,他便更易脚踏实地,即便一步一步艰难爬天梯,也比一开始活在云端,然后重重摔下要好太多。可是,我又一转念,青春必然伴随痛苦的挣扎,难道能因为青春痛苦就要弃之如敝履吗?难道痛苦的青春就不值得“享受”了吗?那些不如意中的挣扎本就是青春的一部分啊!不仔细咂摸五味杂陈的青春之味,人就不能成长,更无法蜕变,也永远无法真正体味到幸福的真谛。
想到这,我释怀了些。本想回复一句:当前不享受的部分也是值得去享受的。在我正欲回复之际,却被学生的敏思抢先一步,他紧接着转换到另一个话题。我顿了几秒,暗笑自己:操劳过度。我难道是普渡众生的菩萨,怎可随意指点他人的人生?即便我刚才的“享受青春,青春值得享受”之言语是人生真谛。学生有过一番人生经历之后,自然会体味到,既然学生总有一天能体味到,又何须我多言?反之,即便我现在告之,他也不可能即刻便明白,既不能即可领悟到,又何须、又怎能真的投身到“享受青春”的行列?此刻,他正处于青春的“正在进行时”,自会有自己的造化,作为曾经的老师, 我只需微笑着远远地祝福即可。
人的认知和经历总是那样时时错位,仿佛永远没有及时匹配上的时候。可能正是因为时时错过,才出现了诸多如“遗憾”“悔恨”之类的情绪。这是生而为人的必经之路、必受之苦。而学会化解这些情感,是人生的必修课,更是关系到人生真正幸福的密钥。